機器經過的地方,小米秧苗自動排排站,筆直地插進土裡。這是由台東農改場仿效日本蔬菜栽種設備,近期研發改良而成的小米移植機,使農民擺脫傳統人工播種插秧,不僅省時、省力,每分地收成產量都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金峰鄉青農 高世忠:「以前我們一分地只有160公斤,現在已經加到了200公斤,而且務農最貴的就是人力部分,但透過一些農機具的使用,讓我們非常的方便,也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除了小米栽種技術的提升,另外農改場也研發新式太陽能自動趕鳥器,使部落小米產業進入2.0時代。
農委會副主委 陳駿季:「我們在整個科技的導入,第一個重點就是確保我們所有的物種,本身的一個品質,然後透過這樣的一個方式在後端做技術的加值,也包括機械化的導入。」
為支持原鄉地區農產業發展,《農委會》自111年起透過全台共11個農改場,依各地環境氣候及農業需求,協助部落導入科技元素與機械化生產技術,同時結合中研院建置數位典藏資料庫,截至目前共保存了155項原住民族傳統農耕和食文化知識,28日在台東舉辦成果發表會。
關山鎮農民 潘寶瑩:「透過長輩他願意講、我們紀錄然後變成商品,變成可以販售的一個產業,我覺得那個才是更重要的。」
面對原鄉產業面臨老化缺工及技術匱乏,農改場從保種、生產及加工等不同面向,導入科學及機械化技術,使作物由零星種植升級到經濟栽培,大幅拓展發展契機;而《農委會》目前也正研擬生態給付政策,支持原民友善有機農耕,將分為維護給付、營造給付、成效給付等3種方式實質回饋部落。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