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竹東鎮原住民家庭文化成長協會理事長 Hoki Tali:「這一間是四年級到六年級的教室,大概有30幾個學生來自五個國小,三點半他們放學,我們就把他們接過來。」
空蕩蕩的教室,這裡是新竹縣竹東鎮天主堂課後輔導班,以往暑假這裡會有60多位原住民孩子在此上課。
新竹縣竹東鎮原住民家庭文化成長協會理事長 Hoki Tali:「成立15年來第一次停掉,因為經費不足。」
竹東天主堂課輔班主要經費仰賴原民會原住民學生課後扶植計畫支持,理事長表示以往計畫經費核定10個月,並不包含暑假,但因族人在都會區工作生活不易、生計壓力大,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負擔的起補習班或安親班的費用,大多數人會選擇將孩子帶回原鄉給祖父母照顧,形成隔代教養;看到這樣的情況,協會努力用最精簡的費用,支撐起暑期課輔班,然而原本經費就很吃緊,沒想到今年核定經費縮減到只有九個月,少了20多萬元,也讓營運多年的暑期課輔班,在經費早已捉襟見肘下,無奈在今年暑假選擇停課,並努力尋求其他經費支持。
課輔班學生 Tali:「突然就是很緊張,就是沒有(暑期課輔班)就是很緊張,人就有時候突然變少,然後就想說,那我這邊會不會突然就沒有上課了。」
課輔班家長 Sabi Aciang:「當然是會有點影響,但是我們就是因為我有上班、先生也上班,所以這部分可能有時候就會比較麻煩啊,有時候託給家人看,有時候就是兩邊,我的家人或是老公的家人幫忙看。」
課輔班學生 Yukan:「就是有點孤單,因為沒有人陪我玩。」
竹東原住民人口數破萬人,是五峰及尖石原住民部落人口外流的聚集地,為了有穩定收入,許多族人會到此工作居住、養育家庭,竹東天主堂課輔班成立至今15年,鼎盛時期服務超過70位學生。
新竹縣竹東鎮原住民家庭文化成長協會理事長 Hoki Tali:「那當然我們這個課輔班的學生,不盡然都是天主教徒,居住在竹東都會的原住民,不管他是靈糧堂、真耶穌、摩門教或是各種教派,只要牽著孩子來跟我講說,我的孩子可以來嗎?我們沒有說不的理由,因為兩班實際上20人就可以了,10個人成一班,那可能就是口碑吧、就一直宣傳,竹東鎮就是那個原住民就是那麼多嘛,那這一班就是工作比較,收入比較不豐富的家庭。」
盡力讓每一位孩子都能獲得用心的照顧,也讓都會區父母工作時無後顧之憂,課輔班盡可能提供孩子更寬廣的學習空間,不論是分班教室、專車接送還有戶外遊戲空間,在輔助孩子完成學校課業之餘,課輔班在課程設計上,以泰雅族文化為核心,提供傳統樂舞、族語課程外,還有固定的生命教育課,同時也向外開拓學習視野,邀請外師教學、多元的適性教育,有別於坊間多以升學為主的安親班或補習班。
新竹縣竹東鎮原住民家庭文化成長協會理事長 Hoki Tali:「小朋友就會在這邊,他們在這邊就是生命教育,其實因為現在的小朋友好動,然後有手機,所以在這邊我就會營造那種,帶十分鐘安靜的機會、收斂心神,他們會很安靜,我會叫他們回顧一下早上誰送你,要懷著感恩的心、想想父母的辛苦。」
當世界越快、心也就要越慢,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學會感恩,孩子的教育影響著個人的成長和發展,也關係著整個社會的未來,不論是傳統或現代知識技能的獲取,培養良好品格、價值觀與學習情緒管理的健康人格,過程中的成就感與反饋,也幫助著孩子建立自信心,激發學習的動力,在制式的學校教育之外,在都會區裡以族群本位建立起的課輔班,是用再多金錢也難以取代的珍貴。
課輔班學生 Tali:「就算我們沒有在別的補習班上課,但是我們的成績還是一樣很好。」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