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高中舉辦為期三天的「文化分享周」,從原民美食到傳統分食體驗,讓學生透過親手操作、走進泰雅族的生活智慧。
南澳高中校長 陳英鈞:「我們泰雅的文化最重要的就是分享、共享、互助,其實這也是人類社會最珍貴的珍寶。」
在部落耆老帶領下,學生從豬肉分切、備料到料理,逐步學習泰雅族過去的生活技藝;而校內老師也結合餐飲課程,把傳統食材延伸成創意料理。
南澳村耆老 Koki Yukan(林昭輝):「現在的小孩子應該沒有機會去分享我們殺豬的分食的一個活動,藉由今天的活動,讓他們了解有收獲不收獲,應該是他們曾經有看過這個活動,應該會記憶在心中。」
南澳高中教師 Raha Misa(朱芳儀):「所以我們今天做了兩道創意料理的設計,一道是醃肉來做生菜蝦鬆,另外一道就是用傳統的食材是刺蔥,我們來做刺蔥三杯豬。」
學生們也是第一次上場實作,從豬隻肢解、到分食順序,親身體驗部落裡最真實的分享文化。
南澳高中學生 Pasang(豊恩浩):「我第一次站在那個上面去切,然後之前都是看了長輩他們去切、然後分,感覺他們很會分,很強、很會切,今天換我上去,我感覺我可能提升了一個檔次,所以我可能變強了,我懂怎麼切了、我懂怎麼分了。」
南澳高中學生 Yukan Hayung(張晏齊):「我覺得還不錯,就是在學校這樣子的活動可以讓我們更接近就是以前老人家要怎麼做這件事情,就是傳承下來給我們;然後我們學到這個方面的技能,可以再傳給下一代之類的。」
透過文化周的一連串活動,南澳高中希望讓學生除了在教室學習之外,也能讓部落文化在新世代的心中生根發芽。
責任編輯:林懷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