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闊的草地上,孩子們和狗狗一起奔跑、比速度,臉上掛滿了笑容,這群狗兒不只陪他們玩,更成了孩子們溫暖情緒出口。
訓犬師 林宥褕:「按摩、摸摸牠的身體,對,狗如果手放鬆,就會呈現這個樣子。」
訓犬師帶著孩子們跟狗狗互動、玩耍,小朋友各個都玩得不亦樂乎,這裡是卑南鄉的一處兒童之家,裡面收容了50多為位弱勢與受虐孩童,院方近期嘗試透過寵物治療課程,希望讓孩子透過觸摸、照顧與陪伴,慢慢舒緩心裡的壓力。
訓犬師 林宥褕:「小朋友跟狗互動他比較容易紓壓,人有一種那種摸到毛茸茸的感覺,就會有腦內多巴胺的分泌,我本身也是訓練師、教小朋友怎麼控制這些狗,他們也想學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小孩子對於我這個施教人員的信任度,也比較容易提升。」
這座兒童之家原本是收治小兒麻痺孩童的機構,但隨著個案減少,轉而收顧家庭變故的孩子,園區裡除了狗、雞、鴨、鵝等動物,讓孩子學習愛護生命的觀念,院方也特別重視孩子的族群背景,不只開辦族語課程,也透過音樂、舞蹈、登山活動,幫孩子找回自信。
兒童之家院長 呂立漢:「像我們也有我們自己也有樂團,我們也有活動、打鼓唱歌這些舞蹈全部都有,因為我們的孩子80%都是原住民的背景,我們覺得說盡量適性去發展。」
照顧者在這裡,不只是老師更像孩子的家人,用陪伴、生活與文化,把孩子從傷痛裡慢慢拉回來,建立自我信心與勇氣。
責任編輯:黃金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