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KIRI原民文創園區 委外廠商執行不力引爭議

大綱

去年才正式營運的桃園市KIRI原住民族國際文創園區,如今卻因委外經營不當掀起爭議。有園區商家指出,政府當初承諾要吸引人流、打造育成平臺,如今人潮還沒看見,行銷也未見成效。但園區卻收取與周邊商圈相同的租金,讓業者直呼文化夢想就快被成本壓垮。對此,桃園市原民局強調,已成立「爭議協調委員會」與「法律諮詢平臺」,並將加強監督廠商履約狀況。

桃園市青埔的KIRI原住民族國際文創園區,開幕一年多以來,被視為推動原民文化與文創產業的新據點,但如今卻陷入政府委外經營的廠商(OT)執行不力的爭議。甚至傳出經營廠商由自家員工兼任保全,未接受任何專業訓練,管理與安全問題層出不窮。

KIRI園區商家 王小姐:「我有付租金跟管理費,他也列保全(費)在裡面,但是卻不是真正的保全,所以我自己會覺得很擔憂,就是這個錢我付得不是很開心。」

除此之外,也有業者指出,當初招商時政府以「原住民族國際園區」為號召,描繪美好願景並承諾會負責吸引人流, 但實際進駐後,卻發現OT廠商幾乎沒有任何行銷作為,園區不僅沒人流、也沒育成效果。店家更質疑,若市府初衷是要輔導商家成長,租金卻與周遭商圈看齊,每坪從一千五到一千九百元,讓經營壓力更沉重。

KIRI園區商家 趙小姐:「大部分都是我們在帶,因為我們這裡有很多藝人、歌手,所以後來其實我發現有點可惜的是,園區的行銷力度不夠的時候,我也有做一些行銷策劃,然後安排行腳節目,比如說我會找藝人來拍攝所有店家的特色。」

KIRI園區商家 吳先生:「我們所有的店家會有這麼多的意見,都是希望能夠讓市府(桃園)聽到,是不是能夠有這個孵化期,是不是有租金上的減免,然後給予我們店家最實質的幫忙,讓我們度過這一段期間。」

對此,桃園市原民局強調,園區採OT委外經營,市府雖無法直接介入廠商與店家間的契約糾紛,但已成立「爭議協調委員會」與「法律諮詢平臺」,並將加強監督OT廠商的履約狀況。

桃園市原民局長 Panay Mulu(巴奈.母路):「我們相關的像市集活動,或者是一些原住民的活動、跨局處的活動,也都盡量會在這裡辦,我們有一個策略就是希望商家能夠拉出來,在我們周邊形成一個市集的狀態,外面如果大家都很喜歡就會走進來,就是點線面會拉出來,這個可能是我們目前行銷的一個策略。」

KIRI園區斥資十多億打造,被視為全台唯一原住民國際文創園區,如今卻爆出管理與行銷問題。店家只盼政府與OT廠商能真正協力合作,讓這座原民文化的新地標,能名副其實地被看見。

責任編輯:王涵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