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學員們介紹各式各樣的串珠,在客委會的支持下,水里坑形象商圈近期在市場或是木展館,辦理許多場木工木藝體驗實作工作坊,而水里鄉除了有客家族群外,也有許多原住民族人,這次課程也將排灣族的琉璃珠,結合客家木藝,推廣文化共融的創意。
學員 伍以琳:「因為之前都是用琉璃珠或者是排灣族的珠珠來代替,然後現在是結合就感覺很稀奇,又很有創造力。」
工藝老師 王志豪:「串琉璃珠的部分其實是我們屏東排灣族的傳統的一個手藝,我會想說因為都是原住民,其實我們也不分是哪一個種族,就是把我們原住民的一些手藝彼此分享。」
在過去伐木業興盛的年代,水里鄉繁榮一時,甚至有小台北之稱,雖然現今已不如以往,但希望透過木工木藝工作坊的課程,讓更多人了解過去鄉內的歷史脈絡,也發展出更多跨域創作的可能性。
木藝老師 楊雅媖:「木珠的裝飾也算是一個新的嘗試,我們也希望說這次創作大家可以去創造出說新的琉璃手串。」
水里坑形象商圈產業暨客家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 董于安:「其實木業有非常多,可以創造出非常好的工藝的作品,所以我們這次就結合導覽班,再結合工藝的老師透過4次的課程,可以讓這些學員同時間了解水里的木業文化,同時間也能說做有關原住民還有客家相關工藝的作品。」
藉由工作坊課程,期盼推廣鄉內發展歷程,也讓當地多元的文化能夠共好共榮,結合各族群的傳統工藝,除了有更多創意發展可能,也共同傳承傳統文化。
責任編輯:Nx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