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量的文字以及紙類素材搭配燈光,營造夢境般的空間,傳達情侶、愛人之間的互動關係,東華大學110級原民樂藝學程的學生們,把4年來的所學,發揮在這次畢業製作當中,每個作品都是嘔心瀝血的結晶。
創作學生 Bilong‧Bihaw(林維新):「以關係為主要的發想,我們覺得在這個年紀中,對情感上面會有很多的掙扎跟問題,希望用這種策展方式,來搭起人家的共感。」
創作學生 Isamu Bakulivai(林凱颯):「讓觀眾進來做這個夢,那Spya的意思、在泰雅族也是夢的意思,那Spi’在排灣族也是夢的意思這樣子。」
這次的畢業製作共分為團體及個人的動態與靜態展,從前期籌備、資金調度到場地協調,還有作品發想都是學生們一起協力完成,過程中雖然非常艱辛,但也成為大家難忘的回憶。
畢展籌備會副會長 Uku’ Usay Kuyu’an(白昕卉):「場地的選擇,如何去接洽金錢、道具、物件等等資源,都是要自己去慢慢地去熟悉自己去抓,我們雖然人不多,但也是去完成我們想說的故事。」
畢展籌備會會長 Iwa Arukaruman(林子瑞):「就像這次的匆匆來、慢慢種下一樣,我們已經種下的這個種子,已經在這次的畢業製作,未來我們就會慢慢地長出根莖葉,甚至是花讓自己慢慢地去綻放、去延伸。」
會長指出這次的主題也是呼應當代社會,傳統文化要如何在瞬息萬變快步調的大環境中存續,而每個同學也在過程中,進行反思最古老的內在信仰,並且持續推廣屬於原民群體的藝文能量。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