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獎勵符合《狩獵管理辦法》,按時回報狩獵成果的獵人,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特別在會員大會上,給予回報數量最多的分會會員頒贈獎勵金,其中山美分會的獵人安志堅,一年中,就獵捕120隻的動物,成為各分會中回報最多隻數的獵人。而因為獵人們的回報數量,牽動著每年可合法獵捕的數量,安志堅就鼓勵獵人積極回報。
獵人 安志堅:「我一年獵最多的就是山豬,報的越少,後面(可)申報的數量就會降低,它一年(可)獵捕的量會減少,所以其實我就是鼓勵獵人要按時回報。」
理事長也補充,按時回報除了有效管理獵人狩獵成果,也能協助學者監測山林環境和動物數量。
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理事長 Yangui Poiconʉ(浦珍珠):「依照我們狩獵管理辦法裡面的,只要有狩獵,就是要做獵物回報的一個動作,這樣一方面就是有效的了解,獵人他們在狩獵的行為上有哪些成果,一方面就是也可以跟學術單位他們在做動物監測跟觀察數量,做一個結合,然後做一些比對。」
獵物回報機制,不僅能保障獵人合法狩獵權,以及維護生態的重要存在,更能與大眾說明,狩獵並非一昧地撲殺動物,而是有秩序並遵循傳統規範的捕獵行為。
責任編輯:N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