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播撒文化種子! 非原民青年通過初鹿成年禮

大綱

族群主流化是近年政府的熱話題,更是總統賴清德上任後,重要的族群政策,要達到族群間的彼此理解,確實要花費不少功夫,而我們今天要帶您看到台東的初鹿部落。當地的卑南族長輩說,過去因為大家認為漢人很會騙人,因此用刺竹將原漢的生活領域區隔。不過如今初鹿部落成了原漢混居的社區,近年來更有多位漢人青年,通過palakuwan的成年禮考驗;其中有一位是曾任初鹿國中老師。接下來的報導,我們要透過他的經驗,來看看部落如何在每個人身上,種下文化種子。

夜幕低垂,12月底的鹿鳴溪河床更加冷冽,這裡是台東初鹿部落大獵祭場地,青年男子必須徹夜跳著傳統舞步,磨練心志、體力。

舞圈當中,戴著黑框眼鏡,熟練跳著傳統步伐、傳統歌謠起音,他是張加良,曾在初鹿國中任教,並於2021年行成年禮。每年12月一到就會回來初鹿;但外人可能不知道,他並非卑南族人。

初鹿部落青年 張加良 麥明吉(部落)主席:「就問了我幾歲?然後他就跟’ali’(教父)陳主任說,他可以成年禮了啊!那時候我就想說開玩笑的吧,那天晚上在陳主任家喝茶,他就說明年準備一下,我就問他說你認真嗎?他回答了一個很有趣的回答,他跟我說你認真我就認真。」

以為的開玩笑,卻越來越認真。由於青年會制度,必須經過3年服役的考驗才能行加冠成年禮;即使是大家口中的「加良老師」,他仍不敢懈怠。

初鹿部落青年 張加良:「我記得猴祭完的那個跳舞,我被唸得滿慘的,因為我連那個叫什麼,右腳起音、右腳踏下去要起音的這件事情,我都做不到,我都一直踏成右腳離開地面,左腳踏下去的瞬間起音,那時候也是被罵得很慘。」

當青年會說早上幾點集合,加良老師從不敢晚到,對於一個完全陌生的文化環境,學就對了。

初鹿部落青年 張加良:「反正被罵就被罵,被罵就改嘛 。」

但除了生理上的考驗,加良老師更怕身分遭到族人質疑,部落認同對他來說,在成年禮過程相當重要。

初鹿部落青年 張加良:「阿姨們就很自然的使喚你做事情,使喚你做事情完,就發現你說你這個人好像我沒有看過,你是那個要成年禮的喔,對對對,就是在每一次的部落的社會服務裡面,然後去認識到各個年齡層部落人士,我去認識他們他們也來認識我。」

從熟悉到認同,透過一次又一次的互動中建立。原漢混居的初鹿部落,仿佛習慣了這樣的相處模式,因為歷年來,少說也有5、6位漢人通過成年禮考驗。

前初鹿部落青年會長 彭智凱:「其實我們小時候那種心態是,我們是來palakuwan玩的,對!我們一起來palakuwan玩,我們一起來palakuwan做事,反正我們大家都聚在一起嘛,我有朋友陪我沒關係嘛,就算被罵了我朋友也會一起被罵啊。」

對比長輩的年代,以刺竹區隔原漢生活領域,palakuwan不再只是族人的教育、文化空間。

前初鹿部落青年會長 彭智凱:「一個拉一個,我們是一個帶著一個去做,我們想要做的事情或是,共同完成一件事情,那是很不一樣的。」

對於非卑南族人的男孩要行成年禮,部落雙手接納,但仍要通過各項考驗,也並不會因為身分差異,標準不同。

前初鹿部落青年會長 彭智凱:「因為不是說你想來成年禮就來成年禮,你也必須經過磨練經過訓練之後,不然你成年禮完了換上那套服裝,就覺得我現在是青年,這樣也沒有意義啊,你學到了什麼。」

初鹿部落青年 張加良:「因為我常常聽到一些,阿姨們、阿嬤們那一輩,常常跟我們說一句話說,跟我說啦,老師謝謝你喜歡我們的文化,可是我就覺得說,我才要謝謝大家接納我。」

加良老師任教初鹿國中期間,也常在課堂間分享祭典文化,甚至帶領住宿生來palakuwan的夜間傳統舞蹈訓練。文化的種子不分你我,在初鹿這片土地深根、共享。

責任編輯:黃金倪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