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誇的肢體動作,搭配作曲家拉威爾的樂曲「波麗露」貫穿整齣劇,高雄衛武營舞蹈巡迴演出計畫「波麗露在高雄」最終場來到高雄那瑪夏。秉持不搭臺、不架燈,因地制宜的方式,免費在各公共空間演出,試著開啟空間運用的想像。而已經巡演超過百場的團隊,這次在族人面前帶來了一支以活在當下,從低谷中重新站起為主題的舞碼,看得大家非常投入。
民生國小學生 Dahu(許中豪):「他們在尖叫的時候很有震撼力,讓我感到很驚訝,竟然有這種很震撼的表演,在我們比較偏僻的那瑪夏區。」
民眾 Savo:「我覺得要讓小朋友多看這樣子比較不一樣,比較震撼的表演,應該會觸動到他們的心裡說,應該還有其他想像的空間。」
然而這場演出,其實早在去年就該來到部落,但接連遇上颱風攪局,導致演出時間只能不斷延後,好在團隊和部落都不想放棄,也終於在今年底順利將舞臺搬到那瑪夏。而看著臺下族人反應,作為舞者之一的泰雅族Iwan,也回憶起小時候在部落看演出的經驗。
舞者 Iwan Pawan(楊以灣):「覺得很興奮,最期待的就是這一場,因為終於又可以回到部落,看到臺下觀眾、小朋友,然後像那些Yaki(女性長輩)、阿公,他們都很像我小時候在部落裡面,就是Yaki(女性長輩),阿公會帶我去看一些就是部落裡面的表演。」
編舞家 周書毅:「其實我們去年就想來這裡,但去年就因為小犬颱風,今年又因為山陀兒(颱風),所以我們都知道每一次的風災,會帶給山區的道路、橋梁會有很多的毀損,所以我們在評估當中,去年其實就來不了,還是希望完成最後這一站,所以最後就在12月找到一個時間點,然後也跟教會還有國中說,我們還是想要看到這個演出在這裡。」
團隊走入各鄉鎮地區演出,最終是期望在藝文資源相對不足的偏鄉,能夠藉由「波麗露在高雄」讓學生和在地居民認識現代舞蹈,也與當地民眾互動,用藝文體驗當地的風俗民情。
責任編輯:Pa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