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80歲以上聘外籍看護免評估 8/1新制上路

大綱

八月起,政府將開放高齡或癌症病患免評估請外籍看護,雖然能簡化申請流程,但社福團體憂心看護人力有限,恐排擠真正需要的重症家庭;族人也反映,已有不少人因資格門檻無法申請補助,若未來政策放寬後恐怕更難請到看護。

八月起,政府及將開放八十歲以上長者或七十至七十九歲、罹患癌症二期以上者,免經醫療評估(巴士量表)即可聘請外籍看護;雖然政策原意是簡化流程、減輕家庭負擔,卻引發多個社福團體憂心、擔憂看護人力有限,恐怕排擠真正需要照顧的重症家庭。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 陳景寧:「外籍移工、外籍人力不是一個台灣片面可以決定的議題、它是一個全世界搶工的議題,不是你片面覺得我可以找多少人就有多少源源不絕的供應;所以外籍看護是一個稀缺的人力、是一個需要好好的配置用在對的人的身上的政策決定。」

也有重症家庭家長現身說法;孩子是罕病兒童、需全天候照顧,家中還有高齡長輩,但巴氏量表的設計卻無法反映家庭實際需求,讓她身心俱疲。

重症兒家長 李詩穎:「所以其實這個評估應該是以家庭多功能需求去評估,當然我們也覺得巴士量表對於一個(需要)呼吸器的小孩要去醫院做評估,要帶非常多的儀器,其實是非常不方便。」

而居住在原鄉的族人也反映,許多族人因門檻的限制與資格不符,原本就很難取得長照的補助,只能靠家人自行照顧年邁或重病的親人;未來制度若進一步放寬,更有可能排擠到真正有照顧需求的家庭。

烏來信賢部落文化健康站照服員 Loba Kome(李清柔):「但是在人力這方面我覺得政府還是要多多把關,其實講白一點就是沒錢、我們就是經濟有困難,我們有錢我們就不用請長照人員、我們就直接請一個外籍看護,但是一個外籍看護一個月至少三萬五要出去,我們在烏來的平均薪水也不到三萬塊。」

民間團體呼籲,照護資源應該落實在真正有需求的家庭,不該只看年齡門檻、應回歸專業評估,讓重症者優先;勞動部表示,預計29日將與衛福部召開記者會,並公布6大配套措施,以降低重症家庭的衝擊。

責任編輯:林懷恩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