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一邊唱著歌、一邊拿著畫筆,開心地畫著心中的拼板舟;就讀台東大學的Bihu,透過原住民族青年暑期工讀計畫來到桃園楊梅文健站,透過繪畫課程,分享台灣原住民族的多元樣貌。
文健站長者 Alik(張金蓮):「就這一面就是它蘭嶼可以照(相拼板舟)、不能碰,想像中是不難(畫),要按照他們的圖騰的話就比較難。」
實習生 Bihu(歐駱亞):「主要希望(長者)他們可以設計自己的拼板舟,也希望說可以設計出除了圖騰之外更特別、可能不一樣的圖騰。」
然而,要跟長者互動讓Bihu相當緊張,但隨著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多、彼此的情感也逐漸升溫,同時也讓長者突破、繪畫新手的心理障礙。
工讀生 Bihu(歐駱亞):「很緊張!非常緊張!可是就是跟他們介紹這個課程,然後跟他們介紹一些(文化),他們就自然跟著你、也會很支持你的課程。」
照服員 Amang:「長者原本對於畫畫有點困難,駱亞細心的帶領之下,讓長者了解了達悟(雅美)族的文化,原來可以完成這麼棒的作品。」
照服員也說,工讀生的到來,也讓文健站有了不一樣的氛圍,不僅設計延緩失能課程,也讓文化的傳遞在都會萌芽。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