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長將近7公尺半的鯨鯊從眼前一晃而過,印尼的Saleh Bay因為海水溫暖,變成鯨鯊經常出沒的熱點。研究鯨鯊保育的學者摸黑出航,他們在日出時分來到設置陷阱的外海。受到誘餌吸引的鯨鯊游進漁網。之後研究人員在牠的魚鰭上鑽洞,植入衛星定位裝置。
印尼保育協會計畫經理 Mochammad Iqbal Herwata:「在裝置植入前以及植入中,我們對鯨鯊抽血,進行化學反應測試,比對兩者變化,鯨鯊並沒有顯示出任何壓力現象。」
研究人員表示,植入定位裝置不會對鯨鯊產生影響。一旦植入完成,就能研究鯨鯊族群在Saleh Bay的分佈狀況以及牠們的活動範圍。每隻鯨鯊的移動路徑就和人類指紋一樣獨特,可以用來辨別個體,建立生命週期,以利研究。
印尼保育協會執行主席 Meizani Irmadhiany:「監測數據愈多,資訊愈齊全,愈能幫助我們了解鯨鯊。印尼的鯨鯊數量難以推斷,因為目前還沒有一套科學研究來收集在印尼的資料,印尼現在較完備的資料集中在
Saleh灣、Cendrawasih灣,Fak-Fak及Kaimana海域也跟上了。從上述資料很難推算印尼鯨鯊數量實際上有多少,所以我們才需要齊力合作,精算野外的鯨鯊數量。
初期數據顯示,鯨鯊能從Saleh Bay往西北方一路游到馬爾地夫。在長途移動的過程中,鯨鯊下潛的深度高達2,000公尺以上,強大的水壓導致定位器脫落,一支要價6,500美元的定位裝置就此消失在茫茫大海。保育團隊希望藉由工作影片的曝光,引起外界的關注和經費贊助,讓鯨鯊保育向前邁進。
責任編輯:蕭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