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美溫柔嗓音搭配原住民元素的圖騰,桃園市原住民文化會館結合世界客家文化博覽會,以「尋覓,城市裡的記憶」為主題,透過原民與客家藝術家的合作,展現在這片土地上不同族群的故事與火花。
桃園市原住民族發展金會副執行長 kapi(尤天鳴):「因為我們都知道桃園是多元族群的一個城市,我們請兩位藝術家在這次展覽特別把展出城市的記憶、有聲音的記憶、有影像的記憶,有它很多對於不管是城市也好、部落也好或者是所謂客庄也好,有它很多文化的連結。」
現場的展覽是由卑南族藝術家米類.瑪法琉與客家音樂家鍾兆生的合作,透過聲音、影像、圖騰以及語言,讓更多人尋覓在城市中與族群相關的記憶。
民眾 kalitang.adop.monari(高于翔):「因為我本身也是原住民,然後我現在是讀設計系學設計畫畫這樣,想說可以來看米類老師的設計當作參考靈感,畢竟因為自己本身靈感不足。」
民眾 Maya Yuri(王育安):「像是我自己是泰雅族,米類老師的泰雅族其實是黃色的,但是我們平常對泰雅族的印象其實是紅、白、黑,所以這部分會讓人家還好奇去了解說這個布是什麼族?她每一個設計都是從每一個族的特色來去做設計,會更了解這個族的元素是哪些。」
民眾也表示,為了找尋創作靈感,特別來看米類老師的作品;藉由展覽原民元素、感知與文化記憶的組成,更了解原住民的族群特色。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