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力量立法委員陳椒華 V.S. 教育部長 潘文忠:
陳:「請問部長土豆是指什麼?」
潘:「我們的土豆,那個是像我自己台語的土豆,就是花生。」
說到土豆一般台灣民眾都會想到花生,不過康軒國一下冊的生物課本中,生物的命名與分類的這一章節把馬鈴薯以中國用語土豆稱呼引發網友熱議。對此立委陳椒華質詢教育部長,對於教科書出現中國用語,潘文忠驚訝地說:不可能通過。
時代力量立法委員陳椒華 V.S. 教育部長 潘文忠:
陳:「康軒國一下冊生物課本,他們竟然把馬鈴薯叫做土豆。」
潘:「會嗎?那個我們審查不可能通過這個,台灣的教科書怎麼可能用中國用詞呢?」
對於教科書上的用字遣詞是否符合國人日常用語,立委也進一步要求教育部須審慎檢視。
時代力量立法委員陳椒華 V.S. 教育部長 潘文忠:
潘:「如果是我們經過教育部國教院審定的教科書,一定是用我們國家常用的、慣用的這些用詞,如果這個部分出版社有把它誤寫也會把它做糾正。」
對於土豆事件引發論戰康軒致歉並發表聲明表示,教科書內容須要經過「國家教育研究院」的審查,本版後續會再修訂內容,依教科圖書審定辦法規定的行政程序送請審查。對於馬鈴薯的稱呼網友們掀起論戰,無論是土豆、洋芋都是民眾自我的理解與用法,然而各地俗名是否造成溝通上的困惑,值得政府與民眾共同檢視的重要課題。
責任編輯:黃昱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