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部落的傳統歌謠,國立台東大學原住民族課程發展協作中心在蘭嶼舉辦「達悟學堂」,邀請奧地利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藝術本位研究中心協辦了一場為期四天的達悟語歌謠學習工作坊。
講師 林維亞表示:「主要是第一個是要介紹她(艾諾女士),然後再來就是介紹她的錄音的典藏,網路上要怎麼去查到這些錄音,怎樣去點閱。」
在地文化顧問 郭箏說:「因為在計畫中間的時候,其實我們就有跟這個人類學家艾諾聯絡,因為有部份的人,像我爸他們覺得這個東西不能夠被鎖起來。所以我們那個時候,工作很多在於跟她的溝通,然後跟典藏館的溝通,就是為了要打開這個網站,這樣大家都可以聽。」
族人口中的艾諾,是去年11月逝世的法國已故人類學家,艾諾生前深耕蘭嶼50多年,投入雅美達悟族文化和語言研究工作。
已故人類學家 Lauréate Véronique Arnaud說:「我一字一字地記錄與翻譯,研究歌謠和它們背後的含義,作為人類學和研究的儀式,我還有很多工作有待完成,只有這樣才能翻譯他們的傳統故事。」
「達悟學堂」這次以古調作為主題,從介紹已故的人類學家艾諾女士留下的線上典藏資料作為開頭,引導學員一起附唱艾諾女士於1971年開始採集的古調錄音,到分組讓學員練習寫歌詞和編曲,創作自己的古調,引發不同世代的族人共同討論。蘭嶼的歌謠大致上分成童謠、情歌、口語話歌詞的annod、文言文的raod、特殊歌謠及拍手歌會。
講師 郭健平提及:「這樣的歌曲其實是最早進入達悟人嬰孩的耳朵裡面,所以即便他不理解歌詞的內容,但是那個聲音會去觸發誘使他的耳朵,在他的母親、父親在語言的傳遞方面,在歌謠的傳遞方面學會。」
座談會中,大家分享田調及採集歌謠遇到的困境、如何解析raod文言文的歌詞,及對如何傳承歌謠給下一代的踴躍討論。講師也鼓勵學員多向女性長輩採集目前較缺乏的女性歌謠。為期四天的活動,難得讓不同世代及族群的人同聚一堂,課堂上有德英法、中文及達悟語交錯的討論,島上部落青年也把握機會,希望能夠更認識自己的文化和定位。
責任編輯:陳劭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