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氣象署推AI預警瘋狗浪 提升海域遊憩安全

大綱

台灣四面環海,水上活動盛行,但也潛藏諸多風險。氣象署8/20發表「AI守浪‧預見風險」海岸異常波浪預警系統,透過岸邊攝影機與AI技術,能預測24小時內瘋狗浪發生的機率,並即時通報人員協助遊客撤離。

台灣四面環海,因此國人熱衷於各類水上活動。而為了提升國人海域遊憩的安全,氣象署20日舉辦「AI守浪・預見風險-海岸異常波浪早期預警」記者會,正式發表智慧海象預報的最新成果。

成功大學近海文中心主任 董東璟:「使用了氣象署在環島的這些波浪浮標的資料,在這個系統之下,全台灣也建置了18座的瘋狗浪的光學監測站,把整個系統建置起來。」

這套預警系統以岸邊攝影機進行錄像,並結合AI辨識與氣象署資料,預測未來24小時內瘋狗浪發生的機率。一旦偵測到危險,系統就能立刻通知相關人員,協助遊客撤離危險區域。

氣象署海象氣候組組長 潘琦:「持續不間斷地來蒐集影像的資訊建置案例的資料庫,監測的影像,它可以提供AI模型做訓練,因此歷經這麼多年,我們完成了海岸異常波浪預警系統。」

許多釣客坦言,海邊活動充滿變數,遇到大浪時往往難以防備。就算大浪來的情形不常發生,但也讓人擔心。

民眾 王先生:「因為有浪啊就是在岸邊,浪大的時候,就知道說有危險。」

民眾 賴先生:「最主要是潮汐啦,還有天氣啊風啊那些,看氣象就知道啦,可不可以來啊。」

也有釣客表示,若有海浪預警系統輔助,再結合APP即時提醒,能幫助大家在享受釣魚樂趣的同時,也能確保基本的安全。

民眾 呂先生:「第一點就是APP(應用程式),就是看它的潮汐,然後就是看譬如說我明天要去釣,就是看今天的跟明天早上的氣象預報,跟熟悉的APP。」

氣象署預計在今年(114)底完成環島預警系統,也提醒民眾水上活動雖然好玩但是卻有風險,特別是有小朋友的家長更要注意,出門前先看氣象,才能玩得安心又安全。

責任編輯:Nxy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