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大學學測落幕了,不少學生是暫時放下了心中的一塊石頭,不過今年是新課綱實行之後的第二次學測,就有學校教師表示,這次社會學科難易度算「中間偏易」,但在學生立場來說,因為背景知識的熟悉度不高,面對跨科題組的試題,學生還需再訓練邏輯思考的能力、以及知識系統的連結運用。對此,就有教師提到,今年關於原民知識與時事的考題,相較以往高了很多,不只比例提升,更是跨科目整合,是希望學生能學以致用、並且靈活解題。
南湖高中歷史科教師陳正宜表示:「但是因為現在我們知道,它不是知識記憶,它就是要一點閱讀理解跟判讀,不是說你讀的沒考,而是說讀的要用出來,那個知識是背景,但是我要在這個題目的圖表的情境下做判斷,因為這就是新課綱,它強調的方向就是原住民的主體性。」
然而,說到原住民族的主體性,綜觀整個社會科試題,共有兩大題組是跟原民有關,其中也包含了南豐賽德克族、以及鄒族布農族的相關考題,從跨科目到連結時事,體現了新課綱強調原住民族「集體權」的概念。學者表示端看過往的題目,顯現出原民知識素養已經成為國民應該要有的基本常識。
東華大學民發系副教授Tunkan Tansikian(陳張培倫) 指出:「它其實同時涉及了歷史、地理和公民,它甚至會深入到尤其在公民的層次,其實它都關涉到一個原住民族集體權的概念,如何從歷史文化的面向推展到對於原住民族權利,尤其是在集體權利的理解在新課綱當中非常強調,那在這次的考題當中我們也看到它已經具體落實。」
但是,面對新課綱中的原住民族知識,不只學生們需要重新思考學習方向,教師們更是需要增加本土文化、及當代議題的理解能力;對此,教師與學者都表示在師資及培力的層面,應再提高「增能」訓練的機會,不只在教學現場能落實出新課綱的精神,更是認識台灣本土的價值。
責任編輯:黃昱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