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灑落樹林間,這片巨木生態,是司馬庫斯世代族人共同守護的珍貴資產,每年吸引4、5萬人次,前來觀光遊憩。但今年5月碰上嚴峻疫情,也讓部落決定暫緩接客,利用休園的108天,修建步道、翻修公廁,希望在9月1號後,給予遊客更優質的旅遊環境。但開園後,並非全面開放,而是必須兼顧部落健康、道路安全跟旅遊品質前提下,部落依據傳染病防治法37條,訂出遊客總量管制措施。
司馬庫斯部落議會總幹事拉互依‧倚岕表示,「在八月分也有跟新竹縣府交旅處、跟尖石鄉公所開過會,像我們今年二月分的櫻花季,新竹縣府直接有公文說實施交通管制。」
根據司馬庫斯總量管制措施,規定外來車輛必須出示通行證,才能進入部落;而通行證的發放對象,就是有在司馬庫斯或鄰近5個部落登記住宿的遊客。但並非所有民眾都能買單,並認為這項措施缺乏彈性,是在變相禁止消費金額較少的遊客。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資深分析師洪俊傑指出,「司馬庫斯的性質並不是這樣,公有的一個不管是國家公園、或者是遊樂區的這樣的性質,簡單來講它是一個私有土地,只是因為今天司馬庫斯藉由共同經營,包括它的部落、包括它周圍的檜木森林,其實就是部落共有的土地。」
而所謂「共有土地」,就包含每一位族人的私有原保地跟部落傳統領域,只是因為司馬庫斯部落願意共同經營,分享土地上的美好果實,給外地遊客欣賞,也代表部落擁有主權自行判斷,這片家園適合承載多少遊客,才能有效達到環境永續的目標。
拉互依‧倚岕也表示,「部落是族人的家啦,這個是原住民保留地,我們整理可以讓他們來遊玩,如果都完全沒有做適當的管制措施,一天來了4千多人,就不用想說你要好好玩。」
其實司馬庫斯過去就曾迎來爆量國旅潮,不只在部落留下過多垃圾,生態環境也因人潮擁擠踩踏、難以及時復原,因此部落才決定,寧願先愛惜這片家園,才能帶領遊客體驗,司馬庫斯世代貫徹的人與自然間的和諧關係。
責任編輯:嘎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