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噴槍把醃漬過的肋排烤到微焦,盤底再以樹豆奶油馬鈴薯泥襯底,香氣四溢的梅汁紫蘇豬肋排就完成了,再加上紅藜熱沙拉跟樹豆小米飯糰,美味創意便當讓人看了食指大動,農糧署東區分署24號舉辦「國產雜糧創意料理」活動,並邀請廚師現場把小米、紅藜、樹豆製作成佳餚,希望讓消費者進一步認識台東原鄉三寶。
農糧署東區分署長徐輝妃表示,「就是要來推廣我們南迴四鄉鎮,原民的重要雜糧作物,包含小米、台灣藜以及樹豆,搭配我們在地的洛神,然後做一個創意組合料理,讓大家認識到我們雜糧三寶,多樣性的食用方式。」
台東縣雜糧種植面積約有250公頃,主要分布在南迴線的達仁、大武、金峰以及太麻里鄉,年產量約360公噸,其中以小米、紅藜跟樹豆為主要作物,而餐廳業者也以在地食材搭配新三寶,研發創意料理,希望讓更多國人有機會吃到最健康的雜糧。
廚師吳鎮宇就表示,「跟台東在地的小農、或是台東在地的食材聯合的合作,我本身三個月到六個月就換一次菜單,每一次的主軸都落在洛神或是紅藜,搭配我們台東的料理呈現,就希望外地人來台東,就能很親近的體驗到我們在地食材
去吃到一頓飯。」
餐廳業者表示,台東生產的小米、紅藜跟樹豆都是無農藥栽培,只是一般民眾很少有機會吃到,而目前農會也把原鄉三寶以標準化流程生產進行上架,希望讓消費者買到高品質的台東雜糧,也讓更多人能品嚐到珍貴的原鄉美食。
責任編輯:嘎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