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國際疫情未趨緩 英、泰、丹麥祭秋冬防疫政策

大綱

今年國際上對於COVID-19的態度有很大的轉變,許多國家開始採取與病毒共存的方式,就是因為他們第二劑接種率達一定程度,大大降低感染後重症率,也減少醫療資源支出。而反觀國內這一波疫情,雖然即將落幕,但之後也要好好思考未來的疫苗資源以及防疫對策。

國內COVID-19疫情才剛得到控制,就準備進入秋冬季節。台北市長柯文哲就提到,11、12月全球恐怕再掀一波疫情,因此呼籲中央邊境管理仍要守住。但反觀國際防疫狀況,在今年就出現很大的變化。

日前,英國衛生大臣 Sajid Javid就指出,「我們將在7月19號進入下一階段,如果不是現在、要等什麼時候,永遠不會有採取這一步的最佳時機,因為我們根本無法根除這種病毒,無論我們喜歡與否,冠狀病毒都不會消失。」

今年7月開始,英國決定取消戴口罩跟保持社交距離等規範。雖然現在也祭出秋冬防疫政策,但英國人對病毒,還是採共存的態度因應。而決定與病毒共存的國家也不只有英國。

丹麥政府在9月10號宣布COVID-19不再是社會威脅, 並且取消戴口罩、限制集會,以及疫苗護照等要求。另外國人觀光首選之一的泰國,根據當地媒體報導,也將在10月開放pattaya、清邁等8個觀光景區。但一切也要等當地疫苗接種率提高後,才有詳細指引。

這幾個國家疫情仍未趨緩,但逐步開放各項限制,就是擔心再這樣封閉下去,經濟恐怕撐不住了。而放到國內來看,雖然這一波疫情得到緩解,但過去CNN就有提到,台灣若持續以國內零案例為目標,經濟上恐怕遭國際孤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透露,「這兩年我們經濟成長率都非常的好,反而在這樣的政策裡面,才能夠讓我們的內需市場才能夠復甦,所以在邊境的嚴管,然後加上我們在社區良好的疫調跟疫情的控制,那首發先希望能夠恢復台灣的內需市場。」

當時陳時中僅表示,清零並非目標而是方向,還是維持國外入境14天的檢疫策略。現在國內疫情得到控制,這樣的策略似乎看出了成效,但病毒並未從這世界上消失,充滿變數的未來,我們仍要思考,到底要用什麼政策及態度面對疫情,才能將各方面的衝擊降到最小。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