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們上山齊心協力把高掛在樹上的黃藤拉下來,大家卯足全力。為了復振消失已久的Soraratan青年會所,太巴塱青年們自主發起傳習計畫展開艱鉅的工作。
在前置作業的採集工作中,採藤是相當重要環節,除了要克服陡峭山林環境,在拉藤時也需要耗費最多人力,青年們也在過程中面臨許多挑戰。
Ma’orad階層級長 Angay (李宛縉)說:「藤、茅草、箭竹、桂竹四樣東西,尤其是採藤的部分需要最多的人力,所以沒有辦法一次完成,一天搞不好也只採了10條的藤而已,所需的人力其實是很大的
Ma’orad階層級長 Angay (李宛縉)說:「藤、茅草、箭竹、桂竹四樣東西,尤其是採藤的部分需要最多的人力,所以沒有辦法一次完成,一天搞不好也只採了10條的藤而已,所需的人力其實是很大的,也希望在外面的族人能夠回來一起幫我們。」
青年Lafi Tafung(曾拉飛) 表示,「青年的部分能夠回來的話就儘量回來,如果能夠啦!因為我知道要排除萬難很困難。」
耆老回憶道,過去Soraratan是年齡階層運作的重要場域,不管是祭典籌備、調解糾紛、教育傳承都是在此進行,如同多元教育機構,但在17歲之後就不曾看過部落建造會所。
太巴塱部落Sapalangaw(祭師) Ka’ti Karo (林正治)指出,「青年會所Soraratan的存在,可以好好地凝聚各階層青年們到這裡,有心的青年就會到這邊,來這裡吸收過去老人家的文化智慧、學習怎麼做事情、學習技藝工法、學習怎麼去處理事務,青年就要在這邊聆聽,老人家的諄諄教誨就會瞭解了,如果沒有這樣的話,青年就沒辦法學到傳統智慧。」
復振過程中,部落耆老們主動前往祭祀廣場指導傳授,外地青年也利用假日返回部落學習,5個月下來至少出動2百人次的工作人力。
青年Lafi Tafung(曾拉飛)表示,「一方面階層能夠培養感情,可以一起做事,也可以學這些傳統技藝,因為追趕不上老人家消失的腳步。」
現階段先完成縮小版Soraratan樣本,而過程中也把建築工法運用影像技術做成紀錄並且典藏,預計在今年3月開始興建完整比例的Soraratan。
花蓮縣議員Oseng Ka’ti (賴國祥)也提到,「未來我們會做一個更大型的,大約是20乘20公尺大的,一個Soraratan青年聚會所,希望部落的年輕人從中都能夠參與學習部落的歷史、文化,甚至於生活故事,尤其是在整個年齡階級的結構之下,我希望能夠更緊密、更團結。」
目前復振計畫逐漸受到部落重視,未來將視情況常態結合在地學校進行文化教育。而耆老表示,第一階段重建工期的參與青年似乎不如預期,也是現在的斷層隱憂,他們也期待後續建構完整比例會所的工程能有更多人加入,一同找回過去部落原有的教育核心場域,傳承古老的阿美族年齡階層內在涵養。
責任編輯:嘎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