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重建方案,終於迎來立法院長韓國瑜的協商會議。朝野達成共識,以另外制定特別條例執行重建計畫,並以國民黨團版本為基礎進行調整,當中把重建預算規模,從200億元,提升至300億元。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 傅崐萁:「國民黨團原本是提兩百億,我們也有跟陳政委溝通,跟相關部會了解後,要讓整個行政院在災後的復建、重建過程裡面,不要有資金疑慮,能夠有很完整的重建。」
重建復原的方案,草案內要求行政部門兩個月內擬定。不過也在草案內文中強調,若災區位處原住民族地區,要依照原基法規範辦理。另外草案爭議最大的第六條,將遷村、遷居、劃設特定區域等字樣刪除。並強調要尊重部落組織、文化生活方式等。
工程會主委 陳金德:「馬太鞍溪的南岸,就是這次淹沒的地方,要做一個超級堤防,那個超級堤防現在是10米寬,將來會做成50米寬的堤防,另外再往外拓200米,200米的疏洪道,就是差不多2到3公里長,然後往外推250米,那這部分牽涉到土地取得、還有施工,恐怕明年底沒辦法完成。」
原本整個復建工程設定117年完成,不過工程會指出,像是超級堤防、土地重劃等無法及時完工,加上光復受災區汙水處理、排水統統因淤泥、水災阻塞,必須通盤改善,恐怕也要5年時間。因此部分工程,草案設限在119年完工。
責任編輯:Nx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