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探討文化設計倫理 西拉雅族青年辦工作坊

大綱

為了聚焦文化設計的倫理邊界,由西拉雅族青年組成的「歸途拔馬」,今年就跟台南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合作,舉辦部落文化設計審議式工作坊「誰可以做,誰能穿?」期望激發學員對於議題想法。

以討論出「拔馬部落文化圖紋使用原則草案框架」作為主題,將學員們分組,從討論授權、使用授權到事後罰則以及部落權利,三階段擬出草案框架,為了聚焦文化設計的倫理邊界,由返鄉深耕的西拉雅族青年組成的「歸途拔馬」,今年就跟台南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合作,舉辦部落文化設計審議式工作坊「誰可以做,誰能穿?」,藉由文化走讀、案例分析到最後審議情境導入,激發學員對於議題的想法。

台南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研展暨青年事務科長 劉家伶:「歸途拔馬小組是我們其中一個隊伍,那他們提出來是有關於文化圖紋如何去使用,如何授權的一個議題,那透過我們部落裡面的青年然後來討論。」

活動召集人 Vukin Takalomay(吳俊霖):「這個審議式民主就跟我們西拉雅傳統議事規則很像的話,能不能夠把這樣的事情,讓它在我們拔馬部落再發生一遍,然後這樣的討論過程,透過三組的聚焦,然後讓這個議題能夠被明確出來。」

工作坊也吸引不同地方、身分的青年報名,而在相互交流中,對於平埔原住民族群所面臨的文化困境,學員們也各有領悟。

學員 鍾宜庭:「我滿深刻體會到是,雖然說法定原住民族群的面臨到的一些困境,就是可以跟平埔原住民族做分享,但是我覺得經驗上,就是有滿大一段落差,沒有辦法把所有的困境或者是,譬如說法(定)原(住民)他們被文化挪用的這個部分,直接地適用到平埔原住民身上。」

學員 Sivag Takalomay(買美茹):「如果我們有一個規章出來,那我們就參考,就是我們有這樣的方式,那可以去做調整,那也不會說就是隨便地去使用這些東西。」

在不斷討論學習吸收的過程中,也在強化學員文化敏感度以及對於公共討論的熟悉度,達到尊重多元族群的願景。

責任編輯:黃金倪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