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們穿著族服,在祝福聲中戴上花環,象徵學習階段的完成與新旅程的開始,原資中心則在是幕後默默付出推手;除了規劃畢業活動,也規劃一系列文化講座,讓原民生透過聆聽族人所分享的生命故事加深自己的文化認同。
輔大原資中心專任助理 Puni(邱薇亦):「因為現在是專任助理是每100個(原民生)會聘一位,然後有的時候我們可能就會卡在80幾90幾(位)、就會沒有辦法再多聘一位,但是其實也是滿大的工作量。」
雖然明年原資中心相關要點調整,每增加100名原民學生可增加一名專任人力,且一年教育部補助最高65萬元,而正好卡在標準邊緣的學校,人力顯得相當吃緊。
輔大原資中心社工師 Iciyang(黃品優):「我覺得就是儘管我們自己個人的業務很繁忙,但我們總能有同仁之間的協助跟幫忙,然後所以讓我們的計畫最終還是可以很好的去推動。」
文化大學原資中心主任 李亦君:「我覺得原資中心不應該是孤軍奮戰的角色,很重要的一個部分是這個所有學生們的資源都是來自全校大家一起的合作,怎麼去連結橫向跟縱向的連結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原資中心是原民學子在校園中的重要陪伴,即便人力有限,團隊仍努力提供全面支持;中心期盼未來有更完善的配套措施,有足夠資源陪伴學生踏穩每一步成長的步伐。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