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夏季的濕熱,天氣逐漸轉涼且乾燥,雖然體感上相對舒適,但家中有過敏兒的家長就傷透腦筋,皮膚乾癢脫屑、異位性皮膚炎、喉嚨乾咳,甚至氣喘更是樣樣來。
家長 Yaway(宗芳孜):「是在脖子這部位比較容易出現,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差不多3、4個月就開始了,就會給他擦醫生配的藥,加上乳液、加上給他吃益生菌,冬天的話就是給他平常保養就好,就不會有這種問題發生。」
家長 Lakay Lengan(姜雨玟):「換季的時候就是過敏,睡覺的時候會一直咳嗽,眼睛也會導致過敏,就是藥沒有到緩和、對他沒有幫助,就是換成噴霧性的類固醇,冬天他就比較嚴重,就是嚴重到去住院。」
從中醫的角度「秋燥」時節講求「養陰潤燥」,除了日常使用乳液保養皮膚之外,中醫師也提供食療方法,民眾在家就能輕鬆養生。
耕莘醫院中醫師 蘇郁婷:「有些病人他是比較偏濕熱的狀況,那可能還是會建議說像是一些綠豆、薏仁這類,清熱祛濕的食療,如果說是比較偏乾燥類型的病人的話,像是梨子或是百合之類的,它都是很好的養陰潤燥的用藥。」
除此之外秋天日夜溫差大,呼吸道容易受到刺激,醫師建議多補充水分、可食用陳皮化痰。
耕莘醫院中醫師 蘇郁婷:「盡量避免自己處在氣溫環境變化太大的狀況,有一些有是痰的狀況,這時候一些飲食的建議譬如說像是陳皮,它是非常好的化痰的用藥。」
醫師也提醒應保持規律作息、避免過度熬夜與壓力,若出現症狀嚴重或反覆發作,請儘早就醫。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