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關注廢棄物與資源再利用議題的環保團體,16日上午與南投反焚化爐自救會成員在環境部前召開記者會,批評政府修法方向過於寬鬆,不僅缺乏有效的垃圾減量誘因,對非法處理廢棄物裁罰額度也過低,恐怕反而助長地方政府依賴焚化處理,忽視真正的源頭減量。
南投名間鄉反焚化爐自救會成員 陳美玲:「縣府現在居然要在名間、全台最大產茶區興建事業鋅廢棄物的焚化爐,這對我們茶產業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還有對附近還有居民,學校還有附近還有醫院。」
在環團開記者會的同時,環境部也正在召開資源循環雙法修正草案的研商會,強調民間團體提出的訴求都會納入討論考量。至於外界關注的罰金問題,則由法院裁定,並表示若民間團體能配合政策方向,將提供補助與獎勵,鼓勵共同推動資源循環,針對垃圾處理問題,名間鄉鄉長則提出質疑。
名間鄉鄉長 陳翰立:「那他的問題他是為了處理垃圾,可是從頭到尾沒有去做垃圾減量的問題,那你蓋一個這麼大的爐子,那也沒有一個讓我們名間人信服--為什麼這個爐子要蓋在這邊?」
對於環保團體與地方自救會批評,環境部表示,未來將加重對非法處理廢棄物的刑責,並改善焚化誘因過高所造成的排擠效應。資源循環政策如何在維護環境與兼顧實務之間取得平衡,考驗著政府與各界的共同智慧。
責任編輯:N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