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都達國小分享原教成果 推動跨域文化交流

大綱

靜宜大學原住民族文化碩士學程辦理原教講座,邀請第一所賽德克族民族實驗小學,南投仁愛鄉都達國小的校長,來分享學校的各項成果,擴大知識與資源的分享,運用在各領域的民族文化教育及發展。

南投仁愛鄉都達國小,108年轉型為賽德克民族實驗小學,發展至今累積不少民族文化教育的系統教學知識與教材,靜宜大學原住民族文化碩士學位學程,暨賽德克族知識研究中心特別辦理講座,希望將學校累積的成果及經驗,讓更多族人及第一線的族語老師來分享。

賽德克族知識研究中心計畫共同主持人 洪良全:「都達國小它是從108年,到現在大概有六七年的時間,已經把課綱弄出來了,然後呢最主要是在邀請我們,我們文化碩士班的同學,一方面來聽之外,一方面是提供他們的意見,我們辦這個演講的目的是這樣子。」

南投仁愛鄉都達國小校長 余秀英:「其實我是在分享就是說,在這六年的過程當中,我們都達國小在做這個民族實驗課程的課程內容,我們怎麼樣去研發我們的文化課程,讓他們去了解,我們在進行的課程內容,然後去做一個推展發展。」

都達國小就民族文化教育的實務經驗,以及教材研發或教學效果,都在這一次的講座中進行討論與分享,希望將學校累積的寶貴經驗,帶給更多族語老師,或從事民族文化工作的族人來學習,再透過他們將成果,推展到全國各地的民族文化教學場域中。

台中市族語老師 曾一郎:「我來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學到我們的賽德克文化,這邊在做了什麼東西,希望能夠在自己的文化上面,能夠多聊一些東西,像剛才我們校長講很多很多,音樂工藝啦甚至於傳統的醫療,都可以拿來用。」

南投埔里族語老師 余秀娥:「這次來收穫也滿大的,因為從我們的語言,還有一些我們的生活知識,可以從都達實驗學校,他們的實際操作,還有實務上的去體會。」

透過這樣的座談及分享,希望讓實驗教育的成果不僅在南投,也能藉由這些族語老師帶回去後,運用在各地學習賽德克族文化的學生身上,也讓民族實驗教育發揮更好的效用。

責任編輯:Pawan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