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政府為了整理地震跟颱風留下的大量漂流木,去年底舉辦「漂流木座椅創作比賽」,把花蓮海岸留下的上萬噸漂流木,化腐朽為神奇,透過藝術家的巧手,變成一件件充滿藝術氣息的作品。
月亮創作者 者潘:「這個造型是月亮嘛,然後裡面它的結構是大隻的樹,然後我給它去剖曲面這樣,然後先在裡面做榫接的結構之後,我再去海邊撿一些小小的漂流木,因為這些很小的漂流木,大家基本上是都不會,比較不會去在意它。」
但有人的作品卻只因為清運團隊整理過程,無意遭到毀壞。不只一件作品遭毀壞,一旁還有作品不見、只剩招牌,創作者無奈,自己心血不是隨時間慢慢回歸大自然,而是被人拆毀。
濱海個人影院創作者 陳禹同:「這個剛好朋友來,然後他就拍照給我看,因為(我)沒有很常到花蓮市嘛,所以其實沒有很常看它的狀況,然後朋友就拍給我看,就看到我的那個電影院裡面有紅色的椅子,剛好躺在一堆石頭上面,就是很像被拆掉了這樣,就是有一點-啊!它被拆掉了!然後就其實還滿訝異的就是沒有在我的預想之中這樣子,應該說是本來就不會預期,它是永久存在的只是說消失的方法,讓我很錯愕而已。」
遊客:「(為了清這些木頭,把這些椅子毀壞掉)(你覺得)那可惜呀,就讓它讓它自然就好了,(讓它自然)對呀。」
漂流木座椅創作賽 疑清運作業破壞作品,花縣府文化局澄清,作品不是被縣府的清運人員破壞,將會持續調查了解真相。
花蓮縣文化局視覺藝術科長 林鐘妏:「那我們其實也沒有設定保固的問題,因為我們都了解漂流木,它基本上是一個壽命不會很長的自然素材,那我們就希望他這個作品,能夠在這個現地創作的地方,跟大自然而共生作品保存的部分,我們其實都目前還在觀察狀況,我們當然是希望它可以放得越久越好,但是我們定期這這幾個月,定期去看的狀況呢,它大概每個月作品的狀態都會有點消損,那我們希望大型作品至少可以放一年,看看能不能保存那麼久,然後再去討論它是否要繼續存留的問題。」
漂流木藝術創作品如今幾乎消失殆盡,儘管當初投入大量資金舉辦活動,卻缺乏妥善管理,讓許多民眾不禁感嘆可惜。
責任編輯:N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