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近期在審查預算時引發不少爭議,多項原住民族相關預算遭凍結或刪減,原民族語言、文化、經濟等政策推動也因此受到影響;面對政策資源的持續縮減,排灣族、魯凱族、賽德克族、泰雅爾族等多個原住民族議會及NGO團體今日(28)集結在立法院外,強調此次行動並非基於政黨立場,而是聚焦在原住民族生存與文化權益的共同訴求,要求恢復相關資源、並公開表達對立法程序不透明的不滿。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族宣教委員會幹事 Omi Wilang:「從我們立法院的擴權還有濫權,那麼造成全國人民、2300萬的人民,衣食住行育樂跟所有生活甚至行政系統的紊亂,那麼大家都深深地感受到了。」
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理事長 Yapasuyongu Akuyana:「因為我們發現這陣子在國會多數粗暴、惡意的方式,通過各種有爭議的法案刪減,甚至刪到立法委員都不知道刪了多少的預算、凍結不少的預算,甚至影響到我們族人各項權益的落實。」
魯凱族民族議會主席杜正吉也指出,現行國會審查制度應兼顧專業與透明,避免多數政治力過度干預原住民族事務;他呼籲全台七百多個部落以及原住民青年、團體一起站出來,重新思考部落未來的方向。
魯凱族民族議會議長 杜正吉:「所以我們很想知道我們的下一步到底在哪裡?這些問題拋給我們部落的青壯(年),這些問題拋給我們部落的團體大家共同去做思考,我們才有可能有最好的判斷、我們才有可能有最好的作為。」
儘管各界對預算審查有不同立場,但現場多個原住民NGO團體強調,未來仍將透過行動與對話,持續捍衛原住民族的尊嚴與生存空間。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