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碳匯實驗林地主 Hinu Bsyal:「這片地那時候我爸爸總共開墾15公頃多,那時候(省主席)黃杰就給我爸爸一個獎勵(山地造林)證明,是全省山地造林的第二名;第一名是在苗栗可能也是泰雅族的人。」
記者 Kimliyan(陸萱):「看到新竹五峰的山上道路的兩側都是竹林,這樣子的竹林更有固碳的功能,而2050年國家要來到淨零排放,也就規劃了森林、海洋、土壤三大潛力的碳匯場域,這樣儲存下來的碳也就是碳匯,碳匯也可以轉成碳權、碳權未來也可以做交易;綠色交易(市場)當中,原住民族的土地又具有什麼樣的競爭力?而碳匯又要如何來計算?帶您一起來了解。」
永續科技業者 Maray.Tarasi(張一才):「一塊面積的林地或者是土地,假設固碳20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環境部也認可這個檢測報告,環境部就會核發說你這塊面積的土地還有地上物可以有20公噸的二氧化碳當量,那也就會變成我們所謂的碳權。」
自然碳匯實驗林地主 Hinu Bsyal:「剛剛我們看的那個竹子,竹子當時就趕上當時十大建設,台灣經濟起飛;台灣建築業界需要建材就是找竹子這邊,那時候我爸爸就知道要種竹子,才有一些經濟的收益。」
開墾至今約56年,儘管現在經濟不再依賴土地而生,但Hinu希望活化、延續家傳地價值的心不變。2050年,國家要邁向淨零轉型,要求大企業展開碳盤查和減碳措施,假如企業一年的碳排放量是10,000公噸二氧化碳當量,企業經過減碳措施減少了7,500公噸;若無法再減碳,企業就要在交易市場上,向擁有自然碳匯的賣方購買2,500公噸的碳權,自然碳匯也就成最後手段。
永續科技業者 Maray.Tarasi(張一才):「如果按照現在的國際行情,就抓一個平均大概是3500台幣,3500台幣換算成20公噸大概是7萬塊錢台幣;我講的(固碳)20公噸的(碳權)大概是1公頃的面積,也因為這樣子你會有額外的收入,所以自然碳匯其實是我們原住民的武器。」
不過武器要拿出手,仍面臨多重考驗。身為泰雅族人的Maray,具有iPAS淨零碳規劃師的專業證照,並進一步解釋「碳權」不能以個人作為買賣,需透過一間機構、公司, 然而成本當然不低,包含要請第三方驗證公司來計算碳匯,光是儀器設備和專業人力,約負擔10萬元以上;若以部落為主體,土地面積越大、成本相對降低,更能撐開交易市場上和企業磋商的空間,若部落公法人成立,對原住民族的土地權益能夠形成保護機制,達到長遠的循環經濟。
自然碳匯實驗林地主 Hinu Bsyal:「我覺得碳匯不能是投機,它一定要恆久而且要穩定的、讓我們看得到透明的,讓我們知道說我們一公頃多少,不要因為換算的方式不一樣,有可能他們認定的方式可是對我們不利的、我們就要依循他們的方式,我們根本不知道我們的權利在哪裡,所以應該要我們原住民自己交易的平臺。」
碳匯轉碳權,為原住民族土地利用開發新的經濟模式,但同時也是雙面刃。在2050自然碳匯關鍵戰略計畫–公正轉型策略中,也談到要保障原住民族的權益,不過其中原住民族是否有足夠的管道參與公正轉型的政策規劃,並建立協商機制等等?還有待各界持續監督,避免原民權益流失在政策的盲點中。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