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重啟公投與第二波立委罷免案登場,總統賴清德與立法院長韓國瑜也回到故鄉投票;然而公投是否適用重大政策,學者戴興盛認為公投若針對單一個案,例如核三廠重啟,等於是全國多數決定特定地區的未來,對當地並不公平。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 戴興盛:「例如說以這一次,它是要舉例一個單一的個案、核三的重啟,這等於是用全國的民意來決定某一個特定個案,那對於特定個案,地區所屬的人民是非常不公平、不正義的。」
學者陳張培倫則認為現行公投案在許多情況下更像是大型民調,結果未必具有約束力,多數時候政府要不要順從民意,還是另外一回事。
東華大學民發系副教授 Tunkan Tansikian(陳張培倫):「它(公投)本來就是用來去瞭解說,在一些重要的公共政策上面,但爭議性頗高的時候,一下子政府沒有辦法做決定的時候,就把它訴諸公投,這是無可厚非的啦。」
然而陳張培倫也提醒,若重大政策涉及原住民族土地與生活,不能僅靠公投來決定,以核廢料為例,蘭嶼已有前車之鑑,未來核廢料貯存場選址若落在原鄉地區,仍必須依《原基法》落實知情、諮商與同意,避免族人在資訊不對等下承擔風險。
東華大學民發系副教授 Tunkan Tansikian(陳張培倫):「貯存在全國各地的核廢料,會因著你的最終處置場的這個問題,我們傳統領域的空間還是有可能會受到極大的壓力,但是還是回到一個事實,就是原基法那邊的規定,也不是說完全不行,重點是族人怎麼去考量。」
開票從下午四點開始公投案開票結果,距離同意票門檻500萬523票仍有差距,不過台電強調無論公投結果如何,未來仍將展開核三廠的安全檢查。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