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把顏料塗在葉片上,拓印出具有自然紋理的圖案。近代生活條件便利,較少機會在日常生活運用山林植物,但為了推廣鄒族文化,並促進民眾對山林植物的認識,嘉義阿里山鄒族自然與文化中心,辦理「鄒族植物拓印趣」體驗活動。
學員 吳同學:「我們有一些還沒學到的知識,都可以在這邊學習到,也可以認識一些(植物)他們的作用。」
阿里山鄉公所民政課長 伍宜宥:「想要藉由我們鄒族植物的部分,來讓參與的一些相關民眾或小孩,了解我們鄒族傳統植物,然後也特別請在地的老師來做素材上的選擇,讓我們更加了解所有植物的脈絡。」
講師提到山林植物在鄒族日常,具有深厚的意義,尤其在醫療、祭儀上都會使用,像是葛藤是鄒族人最早的止血藥,小舌菊則在祭典儀式上經常出現,作為鄒族巫師所使用的器具。
講師 Naa’u:「(葛藤)它只要搗碎,只要你有創傷就是割傷那種,就可以把它搗碎之後,用它的汁液敷上去,就會馬上止血,因為我們以前都會走路去上學,都會經過一些步道環境,就會看到這是什麼植物,老人家也會說這不能碰,像是咬人貓就會有作用癢。」
鄒族植物拓印活動,學員不僅學習到如何利用山林植物創作,也了解植物在鄒族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加深下一代對自然環境的認識與尊重,延續珍貴的傳統文化。
責任編輯:Pa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