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花蓮縣政府舉辦的南島論壇最終場「玉」見南島,邀請部落大學多位講師設攤,展示部落多元學習成果,增添文化交流氛圍。
釀酒師 falahan:「也不是有在部落跟耆老學習、然後自己在整理,對我把這些植物酒麴的食物、因為它是都是屬於草藥,那我把它帶到酒麴裡面,我就是用PPT、然後用實質的植物都有讓學生去體驗;因為中間有斷層(釀酒文化),大概斷層了將近60年,所以連我媽媽也都不知道酒麴怎麼做,那就是為了文化傳承,所以我才開原生酵素植物做酒麴跟釀造。」
本場講座特邀澳洲國立大學資深研究員洪曉純主講,深入探討南島語族的起源與擴散,並以台灣玉的考古發現為佐證,說明台灣作為南島語系發源地的重要地位;研究顯示,約4200年前台灣玉曾廣泛流通於南島地區,充分展現台灣原住民文化與南島語族的深厚連結。
澳洲國立大學考古學和自然史學系資深研究員 洪曉純:「我自己本身的研究做的是前南島語族擴散的問題,那現在已經有很多的不同學科的資料,包括考古學、語言學還有遺傳學,都很清楚地可以支持說台灣是南島語族的原鄉;那是史前時代大概距離現在4200年前,南島語族從台灣的東海岸向菲律賓、印尼然後再到太平洋地區這樣子的擴散出去,那台灣玉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元素,台灣就是花蓮豐田地區的玉,然後這些玉有的是原料有的是成品,它們分布在菲律賓的巴丹群島、呂宋島巴拉望島還有其他的小島、甚至最遠到泰國南部半島,它是南島語族分佈區,所以我們認為說這些台灣玉的分布和南島語族的遷徙擴散、還有後來的貿易交換關係,都有很密切的聯繫。」
洪曉純進一步分享,南島語族分布範圍極廣,從非洲馬達加斯加延伸至太平洋復活島,北至台灣、南向到達澳洲與紐西蘭;其中,台東成功鎮小馬洞穴出土的人骨,經2016年修復與測量,發現其特徵與菲律賓小黑人族群極為相似;此外,陶器與玉器的考古證據,亦強化南島語族「系出台灣說」的學術基礎。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