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狐蝠寶寶」由台灣狐蝠保育志工拾獲,當時體重僅80克,通報至花蓮分署並由專業獸醫照養。嘗試將「狐蝠寶寶」送回原處,等待母蝠接回未果後,被送至池上的東部野生動物救傷中心安置,展開全面照養。
台灣狐蝠保育志工 鍾秀綢:「我其實滿感動的這個過程,其實我們在這個過程請教了非常非常多的學者專家,還有我們從沒有經驗接手,然後給就是我們在野放的過程,狐蝠媽媽沒有來然後送到野灣、池上野灣就他們在照養,其實這個過程呢,你說每一步都是一非常謹慎的,因為主要是沒經驗還有就是可不可以把牠養活,那個野生動物要救援、救傷的這件事情,是一個非常辛苦的過程。」
林保署花蓮分署指出台灣狐蝠是瀕危物種,而這隻小狐蝠是在今年四月被發現,由於缺乏經驗,團隊聯絡了學者及國外專家以獲取照顧建議。
林保署花蓮分署自然保育科長 楊青樺:「我們對於狐蝠還有一些很未知的一個、一些世界,比如說可能牠吃什麼或者是住哪裡,我們雖然就是這一、兩年有透過同仁,可是其實我們對他還是沒有這麼地了解。」
「送到池上野灣的一個過程當中,我們也是不斷的把花蓮的一些四季的果實送過去,讓牠可以適應這樣子野外的食物,那這之中的訓練過程也希望牠,不要接觸太頻繁的人類,因為未來牠長大之後一直到現在大概300多克,我們也是評估這能夠把它順利地帶回來花蓮、能夠野放。那我覺得在花蓮的經驗裡面,不管是牠的食物、牠的照顧甚至牠訓練的軟野放的過程,其實都可以給未來我們花蓮,甚至有狐蝠的一些族群的縣市,也可以作為一個參考。」
花蓮分署強調觀賞狐蝠應遵守「不干擾、不中斷、不打燈」的原則,若遇到幼蝠或受傷個體,應立即通報縣市政府,共同為瀕危的台灣狐蝠繁衍付出一份心力。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