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移居澎湖不忘傳文化 族人爭取完善空間場域

大綱

帶你看到移居澎湖的族人,飄洋過海定居後,仍然不忘原鄉記憶舉辦豐年祭儀。但是,在凝聚族人情感、連結社區推廣文同時,他們同樣面臨空間出現安全疑慮、語言傳承出現斷層的問題,也都等著一一解決,而致力文化延續的澎湖縣原住民文化促進會,也在這20多年當中看見族人需求,促進與社區對話與連結,因此他們希望未來能夠有個完善的空間館舍,讓旅居澎湖的族人,也能滿足文化傳承的需求。

澎湖縣原住民文化促進會理事長 Kating(林惠珠): 「我為什麼要叫(命名)部落,讓大家想到 我們故鄉就叫做部落,對,聚集的地方就叫部落。」

堅持營造部落氛圍,澎湖縣原住民文化促進會,致力凝聚族人情感、推動文化傳承,就是希望在離家遙遠的澎湖,也能感受到部落分享的文化溫度。

澎湖縣原住民文化促進會理事長 Kating(林惠珠):「尤其分享它今天抓到什麼東西,比如出海抓到魚,它一定要分享,跟大家分享,讓大家都吃得到,這裡的鮮是什麼,魚是什麼。」

透過分享凝聚情感,延續了部落相互照顧的精神,而文化的延續也在澎湖萌芽。

澎防部的原民社團成員,穿著阿美族服飾、賣力地展演原民樂舞,從社區學校的連結、再到澎防部的樂舞學習,不知不覺中也體現了全民原教的精神。

澎湖縣原住民文化促進會理事長 Kating(林惠珠):「教一下他們一些原住民的美食如何製作,再來就是我們深入到所謂的營區,因為營區也有我們很多原住民子弟,然後他們因為這樣,他們也創立了所謂的原民社,跟他們說一說我們的文化,我們的舞蹈是如何。」

澎湖縣原住民文化促進會理事長總幹事 Tipus(林芯妤):「不管是什麼身分,你是越南的「新住民」還是什麼,像我一樣我就會說,因為我也不是原住民,可是我都在參加,我都會拿我自己這樣講,就會邀請一些在地人,然後來參加活動,他們就會幫我們慢慢講(分享)出去。」

手牽著手、跳著傳統圍舞,協會每年9到10月辦理祭典活動,雖然成立20多年,但是樂舞、語言的延續仍會面臨困境,像是因為原漢通婚的關係,有的家庭甚至出現身分認同的阻礙,而出現族語中斷的現象。

澎湖縣原住民文化促進會理事長總幹事 Tipus(林芯妤):「他老公可能不想要(孩子)承認這個身分,就不願意讓他的小孩去學習,有曾經去這樣拜訪過,可是就像我說的,會遇到他可能家裡的長輩不是原住民,就不想要讓他參加。」

澎湖縣原住民文化促進會理事長 Kating(林惠珠) :「所謂的族群融合,我會去學習越南的(文化課程),我去學習你,你要來學習我,用這樣的一個交流,那語推在這裡確實是很辛苦,因為在澎湖這個地方,居住的地方都還滿散的,所以再結合大家練族語,還是滿困難的。」

不僅如此,協會設立的教室、辦公室屬於國產署所有,舉辦活動仍須透過縣府承接租用,且建物安全堪虞,舉行課程活動令人膽戰心驚,因此,多功能的歷史文化館的設立,也成為澎湖原民的願望。

澎湖縣原住民文化促進會理事長總幹事 Tipus(林芯妤):「盡量不要有住家,就怕會影響別人,不是單純只是個聚落,可能可以像台灣這樣,可以放一些(文物) 介紹原住民(文化),加上我們這個地方有點算危樓,辦活動就真的可能會需要,可能容納2~3百人的場地,我們也希望是 (空間)夠的話,就希望有文健站,就可以照顧老人。」

澎湖縣原住民文化促 進會理事長 Kating(林惠珠):「就是把我們所有各族的一些比較有特色的、比較有象徵性的寶物,放在那裡 讓大家能夠去看,也讓我們在地的、離鄉背井,來到這裡的人看到自己,這是我族群的一個象徵的東西,然後由他來介紹跟其他的族群們,介紹我們是怎麼來的。」

理事長也期望中央地方能夠重視,外島原民的需求,像是文健站的成立、文化館的設立,讓族人即使在外也能有良好的照顧與發展。雖然只有751原民人口的澎湖縣,無法像台灣本島能有豐富的原鄉連結機會,但是對於家鄉部落的思念,也在彼此分享的過程,逐漸浮現新原鄉的樣貌。

責任編輯:吳柔思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