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生多所、慈心簽MOU 邀農友用APP蒐集生態庫

大綱

台灣的農田有非常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但是在生態研究中常常沒有足夠的觀察資料,6日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就跟慈心基金會共同簽訂合作備忘錄,鼓勵農友們使用手機APP iNaturalist,拍照紀錄和分享田裡的生物資訊,推動公民科學家參與在台灣生物多樣性的研究。

畫面中的動物身影都是在淺山農田拍到的,台灣有半數以上的珍稀物種生活在保護區外,淺山農地就是野生動物生活的重要空間之一。6日下午農業部生多所與慈心基金會簽署合作備忘錄,希望推廣農友使用iNaturalist平臺記錄田間生態,補齊台灣生態調查缺乏的農地區域。

農友 歐陽秀華:「之前就知道在那個地區可能會有諸羅樹蛙,那因為那附近在斗南的石龜溪旁邊,隔壁隔了一個石龜溪就是大林,那個地方也是整個諸羅樹蛙的熱區之一。」

農友表示已經在農田記錄到近400多種生物,未來生多所與慈心基金會也希望將計畫推廣到花東地區,與原民農友合作。生多所的陳榮宗博士提到,原民的傳統農法常常給野生動物更多生存空間,可以蒐集到如百步蛇等珍稀動物的研究資料,期待能在調查和農法上與原民有更多交流。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陳榮宗博士:「原住民朋友對於野外的生態,還有動物乃至植物都有很大很大的認識,把這些資訊都存在這個手機裡面,在那個系統裡面(iNaturalist),那你這個農場就可以存很多這些相關,有關於農田的生物多樣性,就變成類似你農場獨有的專屬的生態日誌,這個是公民參與或農友參與的一個科學調查的方式。」

慈心基金會執行長 蘇慕容:「部落本來它都是在淺山,或是在更深一點的位置,那這些位置其實本來生態性就非常豐富,那我也相信部落本來就是跟很多動物是好朋友的,那只是過去他自己知道而已,現在用這個方法(iNaturalist),他自己就可以很輕易把他的資料蒐集拍照,甚至聲音也可以蒐集然後就上傳了。」

生多所所長楊嘉棟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綠保標章與iNaturalist的結合,透過標章QRcode讓消費者看到種植歷程與生態紀錄,除了生產透明外,也讓消費者感覺參與在生態保育的行動中。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所長 楊嘉棟:「同時呈現在產銷履歷的紀錄裡面,當消費者去掃那個QRcode,看到它不只是很完整的生產過程,還看到在這過程當中,有那麼多的生物也在這裡面,我相信消費者一定願意多掏一點錢,來買我們自己的農產品,即使貴一點他覺得值得,這是我們希望辦到的一個雙贏。」則

責任編輯:黃金倪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