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邵族文化復育園區「以地換地」 族人安置待協商

大綱

原民會依行政院核示,辦理邵族文化傳承及發展實施計畫,但計畫推動至今是一波三折,除了政黨輪替之後胎死腹中,計畫當中設置的邵族文化生活復育園區,在土地的取得與協商,也是屢屢碰壁,像是當時原民會在日月潭,並沒有可以交換使用的土地,不過後來南投縣政府也在2020年釋出善意,與部落進行以地換地的規劃,如今計畫也即將上路,不過接下來的民眾的安置、家屋興辦、以及後續的營運管理等問題,也還要由族人繼續協商討論。

921大地震過後,為了推動家園重建,及邵族文化復振傳承,2006年原民會依行政院核示,辦理邵族文化傳承及發展實施計畫,並且設置邵族文化生活復育園區,雖然兩年後核定計畫總經費來到5億5千3百萬元,不過卻在2008年政黨輪替之後不了了之,到了2013年監察院以計畫核定執行延宕,糾正原民會。

原民會副主委 Adralriw Abaliusu(杜張梅莊):「因為我們原民會手邊沒有土地跟人家換,全部是拿其他公產機關去換,那大家都有意見,大家都覺得,再加上那個時候跟南投縣政府,在行政的配合上是有一些問題,甚至監察院也點明了說,我們兩邊都做得有問題。」

翻開計畫,總共設置了7個文化主分區,包含祖靈祭儀、生活文化、農業、山林等體驗及復育區,不過,當時計畫延宕的問題在於,該計畫用地B區,原以「有償撥用」取得辦理,但經建會建議以相當現值,以地換地的方式取得為佳,不過原民會在日月潭附近,並沒有可供交換的土地,而當時南投縣政府選定的交換標的,卻屬於其它單位管理,導致歷經多次協商仍沒有結果。

民進黨立法委員 Asenay Daliyalrep(陳瑩):「到2020年的時候事情有一些轉機,因為南投縣政府可能有一些規劃,所以 願意跟我們換地,那我覺得這樣難得的機會,我們一定要好好把握。」

南投縣原民局長 史強:「原來的27筆土地,交換了國有地129筆,那我們想說,把這個文化復育園區的部分,現在訂個階段,是在做那個整個興建家屋、安置,還有後續營運管理的部分。」

然而,目前最急迫的是居民的安置方法、家屋興辦模式、以及維護管理等後續事宜,仍需要部落內取得共識。

日月潭原住民觀光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 陳忠成:「提到安置的話,當然也是由原民會來統籌,那我們邵族只能提供協助說明,畢竟我們邵族人單薄,你叫我們要處理事情的話,可能在能量方面比較薄弱,連我們原民會都沒有辦法,要做的事情都很難了,再以我們地方來做的話,我相信是難上加難。」

伊達邵Barawbaw部落會議主席 石嘉勝:「以我們的整個民族議會,各氏族議員跟議長,我們來做,那個正確的提案跟方向,決議的時間就是在6/20,那我們族人的各氏族裡面,他族人在各協會都有,我們是以這些跟部落會議,跟民族議會的決定為主。」

對此,原民會與南投縣府也委託顧問公司,前進部落說明實際案例分析,擬定中長程計畫,更希望將期程縮短至8年以內。

南投縣原民局長 史強:「那我們也是期望這個中長程計畫,要12年的規劃,但是也太久了,所以我們可能也期望說,規劃單位可以把時間,能夠縮短在8年以內。」

原民會副主委 Adralriw Abaliusu(杜張梅莊):「政府不見得照單全收,但是要盡可能地說,我們應該要做到的部分要做到,但是不管怎麼樣,我希望還是能夠按照我們會裡面既定的期程來進行,我們本來一直計畫說,看8月分有沒有可能報出去。」

歷經多年,邵族文化生活園區計畫,也漸漸步入軌道,邵族人期盼,這次能夠如期執行,讓瀕危的邵族,能在時代衝擊之下,減緩文化流失速度,更讓居民能在世代居住的日月潭安居樂業。

責任編輯:吳柔思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