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撒在青青草地,學生悠閒地走在花園裡,「台灣文學作家村」串聯144位文學的創作者,學者以「截句詩」的文體進行創作,運用手寫字版規劃文學散步道,讓原鄉學生能夠沉浸在文學的氛圍裡。
羅浮高中學生 Hana(陳姿瑜):「開心!謝謝學校給我這個機會,讓我可以在自己的家鄉這邊,看到那麼多大師的作品,就是想說在作文上面或是哪裡的時候,可以用到這些詞語。」
羅浮高中學生 魏子軒:「看到了很多老師的作品,然後剛好在拍照的時候就看了一幅《憶》的詩作,就是學習老師的寫作手法。」
提升文學造詣是學生對於學習期望,而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老師更期望學生透過文學,書寫出屬於當代原民青年的文學創作。
羅浮高中老師 李郁柔:「我們有讀過一些原住民文學作家的這些作品,希望它可以重現到學校裡面,然後讓學生藉由閱讀文學、接觸文學,那會不會到最後進一步可以寫出屬於自己的文學作品。」
台灣文學作家村主任 芸韻德浪:「希望我們偏鄉的部落平臺,可以增加更多文學的氣氛元素,山上的地方不是只有種水蜜桃、種茶也可以種詩、種愛,也讓我們部落每一個老人、年輕人還有小孩,可以運用我們詩學、文學的氣質,互相分享也不分族群。」
漫步在文學的花園中咀嚼字裡行間的靈魂,台灣文學作家村也邀請族人朋友一同來交流,讓原鄉也能種愛、種詩,讓文學的種子在原鄉發芽。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