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小米復耕展女性力量 普悠瑪推動文化傳承

大綱

為了體現原住民族女性在農耕及信仰實踐上的獨特角色,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與台東普悠瑪部落婦女會合作的國科會研究計畫,13日在部落舉辦研究成果發表會;希望以「參與式研究」方式,展現女性在小米復耕與文化傳承中,不可取代的核心地位。

由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與台東普悠瑪部落婦女會合作的國科會研究計畫「知識、技術與權力交織下的原住民族女性主體」,13日在部落舉辦研究成果發表會;希望透過經驗分享,展現卑南族女性在小米文化傳承中不可取代的核心地位。

高醫大性別研究所教授 林津如:「這個知識是部落的,回到部落它可以再激發更多的討論,知識不是為了讓它收集在一個書面的層次上,而是希望這個知識回到部落再更活化。」

小米復耕研究計畫助理 Idenan Purapuran(陳玟宇):「我們從小開始就是跟著婦女們一起工作、一起學習文化,也在這過程當中養成了很獨特的性別特質,比如說我們不會覺得自己很嬌柔,我們覺得自己是一個柔中帶剛的卑南族女性。」

研究團隊指出,卑南族婦女從每年三月就會開始進行小米相關的祭儀與農事,從misaur(婦女鋤草換工)、meraparapas(慰亡靈儀式)、mugamut(除草慶功)以及kiyabatrang(敬老添柴),每個環節都充分體現出卑南族女性在農耕及信仰實踐上的獨特角色,希望能透過成果發表,與部落婦女有更多互動。

小米復耕研究計畫助理 Idenan Purapuran(陳玟宇):「今天(13)的分享會不只是我們的第一階段分享、初步研究的分享,同時也在這個過程當中,女性長輩們提供我們更多的生命經驗。」

普悠瑪部落婦女會前會長 Akawyan Pakawyan(林清美):「看到我們年輕人對這個(小米)有興趣、也想接著(做)這樣的事情的時候,我想我們的小米文化不會斷掉。」

耆老表示,因受外來文化影響,普悠瑪部落的小米傳統文化也在快速消失,期待能與校方持續合作,深入收集更多關於小米的故事、耕作技術及儀式知識,也期待更多年輕族人的加入,為部落保留這份珍貴的文化資產。

責任編輯:林懷恩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