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COVID-19疫情才剛得到控制,就準備進入秋冬季節。台北市長柯文哲就提到,11、12月全球恐怕再掀一波疫情,因此呼籲中央邊境管理仍要守住。但反觀國際防疫狀況,在今年就出現很大的變化。
日前,英國衛生大臣 Sajid Javid就指出,「我們將在7月19號進入下一階段,如果不是現在、要等什麼時候,永遠不會有採取這一步的最佳時機,因為我們根本無法根除這種病毒,無論我們喜歡與否,冠狀病毒都不會消失。」
今年7月開始,英國決定取消戴口罩跟保持社交距離等規範。雖然現在也祭出秋冬防疫政策,但英國人對病毒,還是採共存的態度因應。而決定與病毒共存的國家也不只有英國。
丹麥政府在9月10號宣布COVID-19不再是社會威脅, 並且取消戴口罩、限制集會,以及疫苗護照等要求。另外國人觀光首選之一的泰國,根據當地媒體報導,也將在10月開放pattaya、清邁等8個觀光景區。但一切也要等當地疫苗接種率提高後,才有詳細指引。
這幾個國家疫情仍未趨緩,但逐步開放各項限制,就是擔心再這樣封閉下去,經濟恐怕撐不住了。而放到國內來看,雖然這一波疫情得到緩解,但過去CNN就有提到,台灣若持續以國內零案例為目標,經濟上恐怕遭國際孤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透露,「這兩年我們經濟成長率都非常的好,反而在這樣的政策裡面,才能夠讓我們的內需市場才能夠復甦,所以在邊境的嚴管,然後加上我們在社區良好的疫調跟疫情的控制,那首發先希望能夠恢復台灣的內需市場。」
當時陳時中僅表示,清零並非目標而是方向,還是維持國外入境14天的檢疫策略。現在國內疫情得到控制,這樣的策略似乎看出了成效,但病毒並未從這世界上消失,充滿變數的未來,我們仍要思考,到底要用什麼政策及態度面對疫情,才能將各方面的衝擊降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