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美的旋律響起,但這可不是在舉行祭儀,而是屏北小清華專班的教學現場,透過正式課程、社團活動與跨文化交流等多元方式,推動族語學習與原住民族文化教育,透過沉浸式課程,讓每位學生都能在這裡找到自己的文化根源。
屏北小清華專班學生 Mulas(温諦):「可以學到就是其他學校學不到的東西,像是很多關於文化的這方面的東西,各式各樣很厲害的老師去分享他們的工作或是他們學習到的經驗,以及老人家他們教給老師他們的、然後老師再教給我們。」
屏北小清華專班學生 ljebaw(連惠姍):「學到更多關於自己部落的文化,然後其實最大的進步應該是我們族語。」
專班自2014年起推動族語課程,並在2017年設為必修學分,由於原住民學生族群多元,即使只有一位學生,仍為每個族別來開設、最多開12種族語課程;而尋找師資也讓學校傷透腦筋,但就是這樣的堅持,專班近3年族語認證中級以上通過率超過9成,取得中高級認證學生累計15名,更在今年榮獲教育部本土教育推展貢獻獎團體獎。
屏北小清華專班族語老師 曾國義:「擔任族語老師就是希望他們在族語這方面,他們也能夠把這個族語能力提升,成為部落(學童)可以看齊、可以學習的榜樣。」
屏北小清華專班學生 drenger:「族語這部分專班也是非常努力在推動,像我平常不太會接觸到族語,但是我們的課程有的時候還會有考試,就是讓你接觸族語的時間變多。」
校方表示,面對族語別多樣性與師資不足挑戰,學校成立族語教師專業社群、優化教學策略;未來將堅持這條文化復振之路,讓族語成為學生與家人、部落、社會間溝通的橋梁,更在族語的世界裡找到力量與歸屬。
責任編輯:林懷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