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落實文化平權,深化鄒族狩獵文化研究,地方創生公司與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合作,從8位鄒族女獵人的生命故事中,記錄在性別角度下,當代的鄒族狩獵樣貌。
地方創生公司執行長 吳翊豪:「因為我們幾年前,其實就做過一個(獵人)生命史的蒐集計畫,那時候訪了10個男性跟4個女性,那我們其實發現說,大家對於女性獵人的關注度其實是相對更高的,那我們也希望可以著重在這個部分,然後去強調他們的一些在性別上、在文化上所受到的一些壓抑的情況,來做一個平權落實的目標。」
成果發表會中,女獵人們也說出自己是如何接觸狩獵以及如何看待傳統狩獵文化的性別衝擊。
獵人 Yangui (莊美玉):「小的時候,我爸都說不能碰這個、不能碰那個,連那個獵屋,裡面都放骨頭、獵具,都不能進去,後來認識我先生,他是獵人,那我就隨著他去上山打獵,從這個時候開始,才真的去山裡面打獵。」
獵人 Na’au(方紅櫻):「他們(男獵人)也都知道,女性獵人是都存在著,可是他們又覺得說,我怎麼可以被女性比下去,所以他們會覺得,他們不會在公共場合討論女獵人的事情,鄒族獵人成立之後,因為那時候要申請獵人證,然後一下子就一堆女姓獵人,被搬出來之後,好像大家也就順應而為,然後就會很開放的討論女性獵人的議題。」
而計畫主持人浦忠勇認為,目前的現象已經撼動原本鄒族的性別分工,在當代對於狩獵禁忌和規範應該要有新的解釋。
計畫主持人 Tibusungu Poiconʉ(浦忠勇):「我說的新的解釋是說,女性上山打獵,你也要敬土地神,你也要尊重其他獵團,你拿到獵物,你也要懂得分享,像這樣的一個價值,她們都能夠尊重實踐的話,我覺得女性獵人沒有什麼不對。」
藉由影片以及計畫成果集,女性獵人們期望大眾能了解,能談狩獵文化的性別從來就不是男性專利,女性也是完善整個狩獵體制很重要且不可忽視的角色。
責任編輯:Nx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