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部落有人家請吃「當兵酒」,長輩們就會吟唱著這首歌謠,叮嚀準備當兵的男子一切平安。
旅北都蘭同鄉會長 徐秀武:「每一個老人家會唱剛剛的吟唱歌,表示說我現在是舅舅、我是長輩,當然第一個就是阿嬤先唱,就是長輩先唱,唱完之後她會教,現在你是miingkay就是要入伍的那位長子或者是二公子小孩子,就會交代你去當兵要小心,當了兩年之後回來,要先做事情或者要先娶老婆,都會一系列,阿嬤唱完之後,就換faki faki,就是舅舅,舅舅就開始接唱,就剛剛我所吟唱方式一直輪流,到最後就大合唱。」
字裏行間都是家人的祝福與盼望,在台東都蘭部落,當兵像是見證男孩的成長,也是一種家族榮譽。因此像是在部落,就會有miingkay餞行餐宴,也就是俗稱的「當兵酒」。
旅北都蘭同鄉會長 徐秀武:「更何況那個年代因為有老兵在部落,一些老人家就特別崇拜蔣中正我們的總統,那段時間就是特別崇拜,所以只要小孩子當兵就是要請客,並不是我們都蘭的(既有)文化,這個就是一直延伸到現在,只要自己的公子當兵的話,都要在餐廳請客,順便收紅包,現在是這樣子。」
不只在台東,也有不少部落中有著這樣的「溫馨」儀式流傳至今。
民眾 Namoh:「入伍的時候,今天晚上大家歡送唱歌、跳跳舞,明天早上就出發。」
民眾 Imay:「家裡有一個年輕人要去當兵的時候,所有部落的老者或者是部落的人,都用很歡樂的心情去歡送這個年輕人去當兵,因為有的是跑到金門馬祖,就會有一種很祝福的心,讓他們去當兵的時候,能夠平安的去當兵,然後平安地回來。」
當兵是台灣男性基本義務,不過在部分原民部落裡,卻有不同意義,有對孩子成長的喜悅,也有不捨。而他們期待與祝福,更發展出獨特的歌謠,甚至文化。
責任編輯:王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