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社會關注的核三廠2號機預計在5月17日停機,但民眾黨近期提出重啟核三廠的公投案,並且已經進入到逕付二讀,送黨團協商階段,促使立委再次關心核三廠是否具備繼續運轉的條件。對此,立院教文委員會24日邀請核能安全委員會進行質詢,民進黨立委伍麗華指出,目前核三廠位於恆春斷層帶,難以保證若日後發生地震,並不會對核三廠造成影響。
民進黨立法委員 Saidhai Tahovecahe(伍麗華):「其實(核三廠)是位在斷層帶,目前我們只要用環境影響評估,因為當年沒有,它一定是不合格的,所以它根本沒有條件來恢復。」
其中,伍麗華也提到多數恆春居民擔憂,若核三廠停機,將失去核廢料貯放回饋金制度,對此,核安會表示會有回饋金制度,用來協助地方恢復家園。
民進黨立法委員 Saidhai Tahovecahe(伍麗華) VS 核安會核物料管制組長 陳文泉:「(5月17號(核三廠)停止運轉,它其實還有25年的執行除役工作。)這25年,請教一下有沒有核廢料貯放回饋金,主委!(有),報告委員,有!」
國民黨立委林沛祥則關注核三廠的耐震能力,因為台灣是地震頻繁國家,核三廠是否能承受頻繁發生的地震。
國進黨立法委員 林沛 VS 核安會核安管制組長 高斌:「(針對核一、二、三廠的所在地,320公里範圍內,可知的一些地震都納入評估,然後進行強化。)大概可以承受到第幾級地震。(以核三廠來講,已經可以達到氣象屬所訂的最大級別。)七級地震,七級。」
至於核三廠是否除役或延役,核安會表示延役須由台電提出申請,核安會再評估審查通過才行,並不是公投過了就能延役。隨著核三廠進入除役階段,相關政策、能源安全與環境風險之間的平衡,再度成為社會討論的焦點。而未來是否重啟核能,不僅是技術與法律的問題,更是台灣能源政策與安全治理的重大考驗。
責任編輯:Pa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