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03規模7.2強震重創太魯閣國家公園,多處知名景點如砂卡礑、燕子口全線封閉,峽谷崩落、道路坍方,生態與人心都受到了極大打擊;當地大同大禮部落居民,更是期待重建能夠加速。
大同部落居民 李秀菊:「期待啊!因為已經一年沒有、沒有看到錢了呢,損失很大,(有沒有遊客已經在探詢)有。」
旅遊業者 Tunux(黃偉帆):「政府已經知道說短期內沒有辦法幫國家復原的話,那真的就很積極地推動,就可能除了國家公園之外,其他的景點像七星潭啊、甚至是發現新的景點,讓更多的國際旅客知道。」
震災滿一周年,雖然部分路段陸續搶通,但離完善還有一最路要走。內政部組成跨署處的重建小組爭取30億元重建經費,將用於園區修復、設施補強與安全提升工程,未來希望在兼顧生態保育的前提下,重新打造安全、永續的觀光環境。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長 劉守禮:「第一個階段當然是這個清通、搶通這個部分,第2個部分是復原,就是把原來的這一個災的景點呢,把它的災害的部分修復回來。那以近期來講,我們大概動作比較快的是蘇花沿線,這個大清水還有崇德,這2個景點大概已經接近完工;那另外還有大同大禮的這個林道,還有砂卡礑這個林道這個工程呢,也都是已經接近90%幾了,顧及到大家的一個生命跟這個旅遊的這個品質,所以這個部分我們也是希望說能夠更完整一點。」
不過外界關心的是,這筆經費是否足以應對龐大的修復需求,花蓮的觀光業能不能真正走出震災陰霾,仍有待時間來驗證。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