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地震重創花東地區,太魯閣國家公園更是滿目瘡痍,為此,內政部持續投入災後重建,但復原之路面臨許多挑戰,除了餘震不斷,也接連遭遇凱米、山陀兒到康芮等颱風的肆虐,讓重建環境更加困難。
國家公園署為了記錄這一年來努力修復太魯閣受傷的土地與人心的故事,特別製作「走在回家的路上」紀錄片,收錄地震發生當下的景象,也期望透過嫩綠的植被覆蓋裸露的山頭,讓大家看到大自然的自癒力量,也解析太魯閣特殊的地質環境,與403地震的成因,提醒生活在地震頻繁的台灣民眾如何與地震共存。
國家公園署副署長 陳貞蓉:「相對來說我們(修復)工程的進度,其實也都受到了影響,所以我們從這樣子的一個記錄過程,我們希望能夠呈現出來的就是,大家其實對於這一片土地,其實還是存在著很大的關愛,我們想要呈現出來,然後我們也認為對未來是很有希望的,大家應該要好好地來守護我們的一個環境。」
花蓮秀林克尼布部落主席周裕仁也說,地震過後,居民心靈也受到極大創傷,剛開始都不敢出門,生活充滿不安,但隨著對外交通逐步改善,大家開始學習與震後的環境相處,生活漸漸步入正軌。
花蓮秀林克尼布部落主席 周裕仁:「其實當初地震剛來的時候,真的很不便民的就是我們對外的交通,對外交通,相對地影響到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所需,因為我們都經常出去市區或郊區去買東西,那現在的話,現在已經經過一整年以後,交通已經改善很多了。」
403地震發生周年,國家公園署也表示大禮大同部落的修復工作雖然困難,但會持續逐步推進,期望恢復太魯閣往日生機。
責任編輯:Pa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