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戲劇最後的大合唱中,崇右影藝科技大學演藝事業系流行樂舞原住民專班,也正式畫下句點。
崇右影藝科大原專班畢業生 Watan Serang:「因為崇右它就是學表演的嘛,然後我讀大學的願望很簡單,就是想要學表演,然後就是慢慢的在這邊生活,然後認識到這一群大學的同學,也讓我對原住民文化,然後對原住民的議題,就是這些相關的事情,有更多的接觸和認識。」
崇右影藝科大原專班畢業生 Mulas Binkinuan:「金山(原專班)比較傳統,就是學的就是很傳統很傳統的東西,不管樂舞、或是故事,或是認識每個族群,就是大學這裡是沒有,但是大學原專班,就是讓我覺得知道,認同自己這個身分,就是高中是學習,大學就是認同。」
Mulas從高中就進入原專班就讀,反觀Watan則是大學才進入原專班,不論是學習不同族群文化,還是找尋對自我文化的認同,都是建立族群自信心的重要學習歷程。
崇右影藝科大原專班畢業生 Watan Serang:「在大學之前就是(在)一般班,其實可能班上也有原住民同學,但是平常的相處上,可能還是跟非原住民同學相處居多,所以感覺就是一直跟著他們走的感覺。」
崇右影藝科大原專班畢業生 Mulas Binkinuan:「因為剛來大學的時候,其實大家都沒有那麼認識自己的族群,就是也不知道怎麼拼音,可能有些都不會讀字啊,可是我從高中到現在,因為我的養母就是族語老師,我比較會知道我自己的族語會怎麼念。」
崇右影藝科大原資中心主任 Kacaw Iyang:「金山(高中)可能比較是藝能(原)專班,它並非走劇場的,但這裡是演藝事業系,它是走劇場的,那我們來好好發展這一塊,可是在這一塊過程當中,其實原來學生如果在,他沒有在一開始就得到,很滿足很足夠的文化教育,其實我想要推動的事情,又有點推動不來。」
Kacaw以自身經驗為例,他認為族群文化的自我認同,不應是在求學階段完成,而是從出生開始,就不斷要努力的一輩子功課。回顧全台各大專院校設立原專班目的,是以培育原住民族高等人才、促進原住民族社會發展為宗旨,當時推動崇右原專班設立的重要推手,正是金馬獎導演虞戡平,但隨著社會的前進,原住民教育的發展目標也朝向全民原教邁進。
崇右影藝科大原資中心主任 Kacaw Iyang:「當然原資中心的任務,除了照顧學生之外,還要做全民文(原)教推廣,或者是生涯輔導類的,職涯輔導類型的,然後再加上還要做族群共榮,校園的校園共榮,主要這些任務來看就發現,其實原專班在這個領域裡面,它很獨立,它反而跟原資中心做的事情,第一又一樣,但是第二又跟學校產生一些很奇妙的變化,所以我會希望說,如果把所有任務全部都回到原資中心,然後讓所有老師們也都拿到原資中心資源,或者是所有人都是透過原資中心,來教育給原專班以及全校所有的學生,它能達到的效益更高。」
即使原專班停止招生了,但校內原民生依舊能透過原資中心,獲得照顧及文化學習資源,同時也將持續擴大原住民文化教育,讓原資中心發揮最大功效,讓教育現場落實族群主流化。
崇右影藝科大原資中心主任 Kacaw Iyang:「(這樣)可以比較浮現出,將來社會(多元)的樣貌,然後去把專業習得,透過班級的運作,就是你跟同學相處,反而非原民生同學相處之後,你會讀得到我將來要跟這些同學競爭,所以或許是同溫層嗎?還是什麼?把這些東西打開來之後,你得要意識到,我的專業比起很多東西來的重要。」
文化是根,不論是來自哪個族群,都要帶著文化的自信與尊重,然而當前大學教育是進入社會前的重要門檻,大家用專業一起在大社會上拚搏,努力創造出更多無限可能。
責任編輯:吳柔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