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氣象局、農委會攜手 增逾百農業氣象站降農損

大綱

為了因應在氣候變遷下造成農業災害的衝擊,了解當前氣候狀況就更為重要,因此農委會就與中央氣象局攜手,目標設置100個農業區氣象監測站,除了提供更精準的氣象資訊外,也能提升農民自主性的防災能力。

在氣候變遷下,氣象所導致的自然災害強度與頻率與日俱增,[[CG1透IN]]農委會就表示,即使沒有颱風侵襲,光是今年已經有54項作物公告為天然災害救助,將近是去年的1/3[[CG1透OUT]]。氣候變遷帶來的乾旱,以及高、低溫,逐漸讓農業天災成為常態。

花蓮農改場長 杜麗華表示:「以往來講的話,那大概因為我們氣象站距離農民的林園有一段的距離,那所以說事實上這邊可能都已經10度以下了,已經到9度了。可是在氣象站呈現的,可能就變成是11度,就在10度以上,所以這就是地形差跟微氣候的一個改變,所以這個會影響到農民的權益。」

林麗華口中農民的權益,就是農業的保險理賠。根據知名保險公司訂定,從梨農作物的保險理賠的規定來看,溫度必須連續低於9度並常達24小時,才能理賠,但若氣象站距離果園較遠,溫度產生誤差的情形就更高,但僅僅1、2度之差,就會影響農民申請保險理賠的困難。而為了提供更精準的農業區氣象監測的服務,農委會爭取「疫後特別預算」,與中央氣象局合作,未來三年將投入2.15億元,增建100多個農業區氣象監測站,並以靠海邊的養殖區、山坡淺山果樹區,優先建置。

中央氣象局長 鄭明典指出:「如果將來這個保險推動的好的話,我們可以很客觀的分析,氣候災害的損失的額度在哪裡。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區分一個重點項目,怎麼來降低這種損失,所以保險的後面,其實還有很多的分析需要去做,而不是單純的就是保險。」

農委會副主委 陳駿季則提到:「改良場其實在上個月已經盤點了所有的縣市,那根據我們改良場的每個轄區,它針對它可能受到風險的這些作物,其實都已經把它盤(點)出來了,跟它的區位,至少前五到十種作物的這種風險。然後也已經預(備)妥(善)了一些,當你這個風險值達到高風險的時候,我們就會啟動相關的,所謂的一個輔導或服務。」

陳駿季也表示,提升農業區氣象監測的覆蓋率,能更精準找到天災常發生的熱區,而施政內容也能更具焦,另外,農友也能透過資訊平台、手機軟體以及通訊軟體等內容,查詢當前氣象監測狀況,盡早為災害做準備,也提升自主性的防災能力。

責任編輯:陳劭麒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