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產期的仁愛鄉高山蔬菜,就怕受楊柳颱風影響受損,不少農民將採收好的蔬菜,趕緊運到農會的蔬果集散場,有些貨車一次裝不下的,甚至還動用到家用車來載,因為能賣到市場去,總比被風雨打壞好。
農民 林文雄:「今天能採多少算多少,就這樣而已。」
仁愛鄉農會總幹事 戴錦稔:「過去的颱風跟雨量,雖然造成部分的水傷,但是我們的整個仁愛鄉的,一個產業高冷蔬菜沒有大的受損,每天平均在四十到五十噸左右,能夠穩健地供應,這樣提早採收的可以送到農會的冷藏室,我們做一個調節,也能夠在天氣好的時候能夠供應。」
先前中南部受西南氣流帶來的超大豪雨,許多平地蔬菜蒙受災損,導致蔬菜市場價格飛漲,讓消費者根本買不下手,因此不少民眾趁著到仁愛鄉遊玩後,下山前就會到市集購買蔬菜,雖然價格仍高,但仍比山下便宜不少。
遊客 何小姐:「以前可以買到四把五十的青菜,現在一把五十塊,而且又很容易爛,對,所以差太多了。」
仁愛鄉霧社市集攤商 吳太太:「這幾天還是可以就是貴啦,因為下雨下那麼多那麼久,那個菜都不好,你看那個都賣相不好。」
楊柳颱風雖然漸漸遠離台灣,仁愛鄉也未傳出重大災情,但對靠天吃飯的每個農民來說,只要農作沒送到市場,對他們來說就是心中最大的災情。
責任編輯:黃金倪